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牌子只是掛了兩天,就被寧晉川收起來了,因為兩天時間,來了四五個小商販,他們又介紹了不少人過來。

這四五個小商販寧晉川特意留意了,個個都是有膽子,有眼光的人,他們或許看起來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但心裡跟明鏡似的。

寧晉川很明白一個道理,賺錢要一起賺。

生意想要做大,得有供應、生產、渠道、零售,中間還有很多其他的環節,每個環節都是有利可圖的,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環節都做了,只能選擇其中一兩個做。

如果不算國營廠,現在所有環節都是空白,沒有人能拿到原材料,全部被控制在國家和國營廠手裡;做生產的找不到材料和渠道;渠道也找不到源頭廠家。

寧晉川的想法很簡單,自己做其中一兩個,順便拉上幾個人做其他環節,只要全部做起來,那以後大家都是朋友,就算你某個時候、某個階段失敗了,你的人脈依然在。

說白了,寧晉川就是想要抱團!

轉眼幾天,寧晉川這幾天開始做自己發展計劃書。

沒做過生意的人創業,都是腦子一熱,在腦子裡想一遍,覺得把所有問題都想清楚了,然後就開始創業。

投資小的就開店面,找店面才發現,好的店面要麼有人租了,要麼租金太貴,價格便宜的又嫌棄位置不好。

好不容易租了店,裝修的時候,這裡少裝了插座,那裡設計窄了,貨架放不了。

好不容易裝修完了,進貨的時候各種被坑,自己進貨五十塊錢一箱,可隔壁才四十六,可不要少看這幾塊錢,一箱差四塊,百箱就是四百,一年賣個一千箱,就少賺四千,要是這個歸幾塊一箱,那個貴幾毛一個,一年的利潤就要少好幾千。

寧晉川以前是做過生意,但不是做五金的,也沒收過廢品,現在的情況也不一樣。

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更何況還差了年代,這裡面的關係就大了。

寧晉川得把所有的一切理順,從進材料到加工,再到出貨,貨款回收等等問題,都要考慮一次。

寧晉川正琢磨著自己的計劃書,張順成和鍾俊業來了。

“老闆,鍾老闆來了。”

“寧老闆!”

寧晉川抬頭看了看鐘俊業,臉上露出笑容:“鍾老闆,你好!你好!今天怎麼有空來我這坐坐呀。”

鍾俊業一臉著急:“寧老闆,上次不是說考慮幾天嗎?你怎麼就把那些鍋全部賣了呢?”

寧晉川一臉無辜:“鍾老闆,這個事你不能怪我呀!有人要進貨,我是做生意的,我也不能放著錢不賺呀。”

“我的寧老闆唉,這不是才幾天時間嗎?您就不能給我留一留呀?”鍾俊業心裡後悔得緊,那些鐵鍋、鋁盆他要是早進貨的話,轉手按照寧晉川批發出去的價格給別人,他轉手就能賺一百多塊錢呀!

當時他以為寧晉川這貨出不了,沒想到自己看走眼了。

寧晉川給鍾俊業、張順成發了煙,笑呵呵說道:“鍾老闆,先坐,咱們慢慢說。”

現在也沒別的辦法了,鍾俊業只能接過煙,唉聲嘆氣坐下:“寧老闆,我是真沒想到,這還沒兩天,你居然把那些鐵鍋全部給清掉了。”

寧晉川說道:“鍾老闆,我上次也說了,我不愁銷路,給您一個低價,那是我覺得您這人可靠,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

鍾俊業以前不信,他現在是真信寧晉川的話了:“寧老闆,說實話,我也覺得您這人好。”

寧晉川才不信鍾俊業這話,他無非就是想要在自己這拿貨而已。

而寧晉川說的這些漂亮話,其實也不是真心的。

商場上,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