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魚骨(第1/2頁)
章節報錯
雨雪交加,北風怒嚎,泛黃的樹葉墜落枝頭層層而疊,四下漏風的茅草屋內郭子儀早已哭紅了雙眼,熱淚乾涸。
雁門關破,北蟒揮兵直入大肆搶奪糧草,百姓十室九空,甚至連一捧過冬糧都沒有。
每天都有人耐不住身心上的雙重摺磨而選擇結束自己的性命,黑齒元祐更是嚴令禁止郭子儀講堂,只要那朗朗讀書聲一日不停,就要取雁門關境內百姓頭上的一顆頭顱,直至再無讀書聲。
三十二名學子跪在小院內,期間有雨雪蓋身,寒風入骨冰寒透體,口中噴薄而出的熱氣也越來越稀薄,粗布麻衣根本擋不住寒風的侵襲,可沒有人願意停課,因而再次跪地祈求先生回草堂講學。
“先生,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制,學子死學堂!”
“先生,當兵的怕了,可我們讀書人的脊背不能被壓彎,我們還有骨氣,不怕流血!”
“先生一日不講學,我們便多跪一日,直至先生肯再次開堂為止!”
破敗的房門被人從裡面推開,臉色慘白且雙目猩紅的郭子儀披著蓑衣盡顯疲態,目光在一眾學子那堅韌不屈的臉上一一掃過,捂嘴乾咳,掌心見血,儘管心如刀絞可仍舊佯裝無事的抬臂擺手道:“不講了,寄人籬下的刀光血影看的還不夠多嘛,孩子們,識時務的順勢而為並不代表屈服,春耕秋藏是大智慧,只要你們活著記住今日之辱,勿忘北蟒的鐵蹄聲,勿忘北蟒的彎刀上沾染了你們親人的血,等到潮水東來之日,便是我們奉天伐蟒之時,皆時定要他們加以千倍萬倍還之!”
所有的不甘憤怒隨著那一句“千倍萬倍還之”而一瀉千里,雨雪滾地的聲音都蓋不住郭子儀那嘶啞低沉之音,幾乎用盡畢生氣勁的郭子儀再說完這番勉力的話語後,身體僵直後仰倒地。
一眾學子快速上前攙扶,面露憂色。
郭子儀躺在學子懷中,目光落在那一棵早已褪去綠衣新裳的柳樹,光禿禿的一片,唯有幾滴水珠懸掛枝頭,搖搖欲拽。
心如亂麻酸澀翻湧,憤恨與不甘的交融讓郭子儀備受煎熬,夾帶撕裂悲鳴之聲從他喉嚨裡發出:“庭有垂柳,吾父死之年所手植,今已亭亭如蓋,怎嘆那好花不長開,好樹不長陰,守不住,護不得.....”
身染重疾的郭子儀緩緩閉上了眼睛,已經幾日沒有一粒糧食果腹的他早已虛脫,若非為了這群孩子們怕是早在三天前就已經倒下了,而如今草堂內尚未被北蟒清繳的糧食也捉襟見肘了。
黑齒元祐不殺郭子儀看重的是他這個人在百姓眼中的威信,想要治理中原光憑藉蠻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得到郭子儀這樣的人才支援。
但郭子儀就像是一匹烈馬越是順其心意則越事得其反,漸漸失去耐心的黑齒元祐也徹底震怒,招賢不成就兵行險著,用雁門百姓的性命以此威脅,這才有了北蟒大肆收繳糧草的不留活路。只要郭子儀甘願為北蟒效力,他黑齒元祐便將糧食歸還於民,否則沒有糧草的支撐雁門的百姓熬不過這個嚴冬。
一向心高氣傲的郭子儀又怎會甘願效忠北蟒,他的一條腿就是被北蟒豬狗持刀砍下,那撕心裂肺貫穿骨髓的疼痛仍舊無法忘懷,父親敢於一人一劍用孱弱之軀擋在北蟒鐵蹄前不曾後退一步,虎父之下無犬子,郭子儀又怎會懼怕。
心中再多的不甘憤怒也抵不過米缸內的空無一米,雁門百姓的性命全系在郭子儀一人身上,壓得他透不過氣。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縱橫交錯的枝丫水露的明明暗暗映照在郭子儀蒼白枯瘦的臉上,雨雪與那呼嘯一夜的北風終是消停了下來,年僅九歲的小卓丫頭赤著腳在庭院裡忙著劈柴,那一身粗布麻衣洗涮成了碎布條,勉勉強強能夠遮住單薄身軀,***在外的雙腿青一塊紫一塊。
小卓雙手握著斧頭吃力的劈著柴,因為年紀尚小的氣力不足,一根圓木(本章未完!
第二百四十二章、魚骨
總要重複好幾次的劈砍動作,運氣好時也能一斧劈到底,儘管累的面紅耳赤大汗淋淋也不曾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