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運有常星以為象,開悟陰陽試論天機,知天命者往往殉之矣!

人定勝天,是否真的能夠勝那天道一籌,勝負早已不重要了,師傅以往總唸叨著,‘不知萬物何以知天道!’

何為天道即使到現在許南燭仍舊一頭霧水,但知曉師父心裡總是願意相信人定勝天,衍天地萬物之變,尋求自然的規矩。

“年輕時啊,總覺得自己便是那天命所歸之人,現在才知道,我們是在等,替師父等,替天下人等!”

“師父,那你等到了嘛?”

“那些年輕人,在這九州之上,渺渺人海之中,跋山涉水而來了,你說師父等到了沒有啊?”

“師父,你算來算去,怎麼話也只說一半啊?”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推衍天機,至精之術也,當棄絕俗念!呵呵...為師俗念未絕,唉...也只能算個半吊子,知一半,算一半,也差不多,夠用啦!”

“沒有一個帝王不明晰自己的未來,也沒有一個帝王容許有人能輕斷自己的未來,頑徒啊,往後你要明白,世事雖難料,但幾百萬人的性命和王朝的國運也只是在一人手中而已,不是搖幾根破木頭就能解決的,要是真有個神,真有一個佛俯瞰世界,那哪裡來的,這麼多災荒飢禍啊!”

“師父,你要悔棋便悔,能不那麼囉嗦嘛?”

“哎?你個臭小子,老子是你師傅,尊師重道懂不懂啊?”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李清風總是小心翼翼牽著許南燭往前走,夕陽餘暉下,那粗糙寬大且帶著一絲溫暖的手掌與一隻稚嫩小手相握並肩而行,每次闖禍的有恃無恐也是因為他那位還不錯,也只是還不錯的師父總會出面解決。

只是以往最討厭老神棍絮叨的那位少年,如今卻已是追悔莫及,在武當山上這些年雖沒有錦衣玉食卻過的異常逍遙快活,沒有別的,只是因為有一個,小肚雞腸,護犢子的師父。

璃陽王朝多次派出暗諜高手不惜打破與武當之間的契約,那年武當山大雪,分外念家的許南燭獨自一人漫步雪地林中,璃陽三大高手設伏,致使許南燭險些殞命於此,一向不忍造殺孽的李清風飛掠出閣,木劍出鞘,招招仙人風範,大雪裡好看極了,便是從那一刻起,許南燭才萌生了正兒八經練劍的想法,開始憧憬著自己將來有一天,能有老神棍的風采,一半就好!

一襲紫袍的李清風揹著那位頑徒在雪地裡蹣跚而行,他其實從未告訴自己這位徒弟,當年楊直送他上山時便曾想過,若是許南燭放下心中仇恨,就帶他去走一走江湖,天大地大,大江南北,什麼地方都去,只是這話終究沒有說出口!

或許在李清風眼裡,那位油嘴滑舌經常闖禍的頑徒,只是不願拘束在這小小的武當山上。家仇國恨,究竟揹負著怎樣的心裡路程,才能讓這位徒弟甘願聽從姐姐楊月白九年不習武的過分要求,變成一個畫地為牢的笨蛋!即便是連睡覺都不敢鬆開木劍的許南燭卻總是裝作一副無事人的模樣,彷彿對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

而那個趴在他背上重傷昏睡的許南燭也從未告訴過自己的師父,也正是那一年,他這位‘便宜’師父也正式成為了自己的親人!許南燭也永遠都是那個跟在他屁股後面怨天怨地的小徒弟,自始至終,從未變過。

不過無所謂了,大概在李清風眼裡,許南燭永遠都是那個需要師父保護的孩子,以前是這樣,現在也未曾變過,從未想過有所回報,卻將所有的愛灌注在了這位從未給自己長臉的徒弟身上。

當年那位功高蓋主的懷州晉王去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邊疆駐守,璃陽王朝趁機上山要人,即使許南燭一人身陷滿城皆敵的境地,那一次仍然是李清風及時出現在他身邊,這個名叫李清風的人,給了璃陽朝廷,或者說那個大一統的天下,一個荒誕不經的答案,“貧道的徒弟,他若不願,誰也接不走!”

大概世間唯有在外公楊直和師傅李清風面前才會覺得委屈,而且不管許南燭喜不喜歡,總是將自己‘最好’的給予許南燭!

風撼松林,浪濤聲此起彼伏,許南燭在師父墓前重現當年棋局,捏起一粒黑子穩穩落下,隨後提起一旁酒壺,倒在棋盤上,壺中酒水已盡,獨面山峰疊巒的少年早已淚流滿面,“師父,你讓我以後去偷誰的酒喝?”

不管境遇好壞,地位高低,命途福禍,在李清風內心深處始終願意對這個涼薄的世道,懷有善意,對人心,選擇信任,情之一字,不知你所知,我不知所止!

武當劍坪上祭出三劍開得天門卻始終有些力不從心,可即便這樣仍舊義無反顧,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這位武道修為不如李當心,總想證明人間劍猶勝天道的師父,終於是贏了一回!

可即便在神魂聚散的前一刻,他也只是將龍淵劍丟擲在頑徒面前,他心裡知曉,自己這位最不得意的門徒終究會為了自己去爭一爭,以劍道無情便是極致的路子背道而馳,唯有人間至情至愛鑄造青鋒,才是最完美極致的道路,只是窮盡一生也未曾真正證得以情養劍的道路是否可行,以至於從未跟自己徒弟講述過這些理念。

都說一代人做一代事,前赴後繼探深山,唯有一步步走,才能真正踏出一條路來,但這其中的苦難也並非尋常人能夠承受,李清風也深知這一點,他知曉許南燭這位算不得爭氣的徒弟,會繼續以人間劍的姿態走下去,雖並未言明阻止,但心裡一直都覺得有所虧欠,生怕會耽擱了徒弟的劍道,落得和他一樣武道不進反褪的境地。

許南燭握劍而立,朗聲道:“今日我許南燭斗膽給師父蓋棺定論,祭出三劍已證道心,世間以情養劍第一人,當的起人間劍仙之名!”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