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已深,春水遙蕩著,岸邊露出整齊如剪的青綠色的漲水痕跡。煙霧細雨中,草地一片悽迷,看不到盡頭。東風吹來,將百花吹開,又將百花吹謝,桃花在這春風中感受著人間冷暖的漸變。

一輛馬車自北而來,滾動的車輪輾碎了地上的泥土,微風將漫天細雨吹斜,拍打在車廂上,聲如鼓鳴。

許南燭嘆了口氣,自角落摸出了個酒壺,可還未等暢飲便是被與之對坐的白毛風給奪了過去,他大口地喝著酒時,也大聲的咳嗦起來,不停地咳嗦使得他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種病態的嫣紅,就彷彿地獄中的火焰,正焚燒著他的肉體與靈魂。

直至酒瓶再也倒不出一滴,白毛風這才意猶未盡隨手拋了回去。

接過空酒壺的許南燭輕嘆著搖了搖頭,索性不與他一般見識。

緊挨著殿下而坐的南佳佳不知第幾次噗嗤笑出了聲,白毛風抬手摸了摸自己那亮紅的嘴唇,似是不滿的悶哼一聲,微微側身轉了過去,他為江昆吸出毒血,那嘴唇就彷彿被數百隻蜜蜂哲了般的紅腫,更是連說話咬字都變得十分困難,想來這種情況得持續一段時間了。

與南佳佳愉悅心情相比,許南燭就顯得有些心事重重,此番回幽州是要將周月舅媽的死訊帶回去,他如何忍心將這個噩耗告訴姐姐楊月白呢?只是微微一想起,便不免悲緒攀滿心頭,說到底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更何況舅媽是與他一同前往雁門關,自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與北蟒一戰,三十七萬同袍血染沙場,這短短三年光景,許南燭失去了很多。姬如雪被黑齒元祐砍去了頭顱,嶽斌為救自己而被箭矢射成了刺蝟,那一開口總是喜歡抿唇扯皮的老卒江陽也走了,坐守草堂的先生郭公將自己的一生都埋在了雁門關。

往來春風,不知何事起了煙霞,醉酒人家,夕陽已然夕下,琴瑟古箏擾了這方的神明,青燈古佛在給那人一個佛前懺悔的機會,窗外的雨散落了滿地的碎花,一人走過,遺留了滿街道的花香。

秋水長天,不長;紅豆相思,不思;明明海棠依舊,何來風住塵香;明明野火春風,又何來雪滿人間?

落雨朝朝暮暮,下盡人間疾苦,又回首,故人婉轉流年處,輕思量,化江水波濤,往來應是落紅滿徑,卻鎖門扉,無意雨落梨花,當有故人抱劍攜此春風而來。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唯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幽州城樓上的雪泥被春風消融,晚霞紅似火,落日孤煙直。時間是一個讓人措不及防的‘東西’,命中八尺難求一丈,人世間種種因果皆有相生,正如有光的地方便有影子相隨,用一顆真摯的心去換一個未知的答案,代價則是耐受時間的煎熬。

一棵荒草何其渺小,即使掏心掏肺,最多最多,只能是把自己點著了,讓別人暖一下手。

攜帶著暖意的微風拂過楊月白的耳邊發,輕聲呢喃:“但願淤泥埋夏花,秋樹早紅葉,清茶當月飲,涼風掃舊凋。”

許心安嘆息著道:“月白姐,自從南燭哥走後,你這三年來整日鬱鬱寡歡,人都憔悴了不少,要是南燭哥哥知曉你這樣肯定會傷心的.....”

楊月白輕笑搖頭,城牆上佈滿戰痕,手指輕輕撫過似砂礫般磨手,透著淡淡的冬寒之意,“不知為何,近幾日胸口總是跳動的厲害,寢食難安....或許只是我多慮了。”

許心安問道:“姐,你既然這麼擔心,為何不直接書信一封託與祈年將軍一同送往,也好心安不是?”

楊月白輕嘆一聲並未回答,這三年來她何嘗不想拖錦書一封詢問弟弟是否平安順利,可這一來一往需要時間等待,更擔心弟弟會念家書而在沙場上分神受傷。

父親楊山堅守定州城阻攔許南燭北上馳援雁門關,她這個做女兒的臉上怎會有光,如今幽州城內辱罵楊山之言不堪入耳,若非礙於身份擺在這,怕是連護衛王府的那些悍卒也要指著她鼻子叫罵幾句了。

走下城樓的楊月白連連嘆息,無奈與惆悵交織成一張大網似將她籠罩其中,“廣陵王李傲自刎井州,臨死前叮囑親信墳朝北而建,他沒有阻攔葉子凡北上而是大開城門,你可知何原由?”

許心安微微蹙眉,沉思半響終是搖了搖頭道:“呵呵..姐,恕弟弟我愚鈍真猜不出來,但我知道廣陵王李傲做得對,他無愧大將軍之稱。”

跟隨楊月白讀書寫字也有些年頭了,可這許心安總是靜不下心來,他跟許南燭幼時一樣總幻想著當那救民於水火之中的大俠客。卻不知俠骨本柔腸,清官也難斷家務事的道理。

這偌大的天地人間就彷彿是盤棋局,最初開盤之人早已不知去向,可留在這棋盤之上對弈千年的人也寥寥無幾,所剩還有幾人呢?

纖細白皙的玉手戳了戳許心安的眉心,難得露出個歡喜笑臉,道:“開門是為了百姓將士,自刎是自愧於主公!”

李傲雖封廣陵王但礙於是鄧國皇子身份一直不討人喜,春秋國戰之中,巴山夜雨兩國相爭,楚王與巴國大戰,給他帶來了國破家亡的“厚禮”

巴山境內,離皇宮只剩下二十里路,二十里路啊,李傲就能手刃了滅他滿門的巴國昏君,而那時全天下人堅信楊直要與西楚皇帝聯手,然後將天下南北劃江而治。為了提楊直說話,李傲帶著舊部將領一共二十七人趕赴璃陽皇城,不惜以死提其表忠,若非楊直聞訊趕來,怕是連李傲也慘死其中。

而巴國皇室也趁此撤軍之際連夜逃出了皇城,李傲想要尋仇便是猶如大海撈針,無蹤跡可尋覓。

在廣陵王李傲自刎時,曾留下一封信上遞璃陽皇帝,上書所寫:“開門是為了百姓將士,自刎是自愧於主公,我葬於北因我主在北。”

短短三句話,卻道出了廣陵王一生的赤膽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