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江湖浪蕩,終是孑然 第六十一章、國無良才(第1/2頁)
章節報錯
璃陽連下三道手諭邀馮道明進京面聖,秉持著一顆光明的心卻要入那漆黑的夜,黑暗中的一束光不是驅散了黑暗便是落得個被黑暗吞噬的下場。
抬頭仰望寂靜夜空,夜幕下繁星點點猶如燭火之光般微弱,年輕時的回憶在這一刻如泉水般噴湧而出。
年幼時他兄弟倆便異常熱愛讀書,父親曾詢問過兩人,“明兒,正兒,你們為何讀書啊。”
年僅十二歲,心思還沒有那麼複雜,處事之道涉及不深,但馮道明卻異常堅定的道:“將軍可鎮守邊關守護一方百姓而做宰相便可守護天下百姓,願天下無紅蓮業火,願永定太平盛世!”
馮正則是想了想,“我沒哥哥那麼大志向,我只是想與人講道理,勸人向善放下手中殺人的刀劍,這樣就會少死一個人。”
馮古面露慈祥笑容,臉上卻透露著無比驕傲的神色,也是自那日起父親開始籌錢將兩人送入最好的私塾學院進修。
時間一晃已經過去三十五年,如今兄弟倆已經兩鬢斑白,四目相對時均是眼泛淚光。
馮道明嘆息著道:“你老了,我也老了,若有下輩子我來練武你來讀書。”
馮正輕輕點頭,目送哥哥馮道明上了馬車使出幽州城,馬蹄踏地音由近到遠,最終化為一個黑點融入漆黑天際的盡頭,他轉身回頭長嘆一聲,呢喃道:“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若有下輩子我也不願再讀書了.....”
幽州城樓上,鬼才祈年注視著邁著踉蹌步伐前進的馮正,這一刻他彷彿老了幾十歲。
葉子凡負手而立,緩緩的開口道:“馮正與馮道明所言不差,但有一點他們說錯了,即使這些人要造反那也得問問我手中的長槍答不答應。”
祈年抬手撫摸上冰冷的城牆,輕笑道:“不恨那比你還傲氣的主公了?”
葉子凡輕輕搖頭道:“徐河一事雖然鬧得不愉快,但殿下說的有理,如今兩萬人行伍悍卒請辭還鄉或轉投璃陽軍伍,這一點他比我看的透徹。”
祈年點頭道:“主公已經行了及冠禮,但我們這些半死不活的老傢伙卻不能松這一口氣,如今北蟒虎視眈眈,南部李林浦這王八蛋也在等待契機,更是不用說那些輸了春秋大業準備東山再起的亡國之家,誰都可以心軟唯獨主公不能,他必須殺伐果斷。他心裡的苦我們誰也代替不了,更體會不到,唯一能做的便是將阻擋主公前進的絆腳石給踢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鋪出一條光明大道。這條路不好走啊,你我身肩重任,可上了戰場的人哪有歸期可言,其苦,不堪說。而留在軍帳下的這群混賬東西,先不說有沒有那個膽真的謀逆,但卻並非是我們能做的,若不然老主公這幾十年的苦苦經營佈局怕是會被我們攪亂。”
葉子凡詢問道:“其他都是小魚小蝦掀不起什麼風浪,可董政這個人如今可謂是權勢滔天,而璃陽王朝也有心巴結,那我們該如何與董政老賊交往?老死不相往來?如果不是,如何把握尺度?”
祈年看向漆黑天幕,烏雲遮月蓋頂,似乎馬上就要迎來第一場秋雨,道:“不相往來?你錯了,小皇帝想要攻打幽州便繞不開董政身後的二十八萬鐵騎,他倘若直搗長安皇城,小皇帝的皇位還能坐的穩?有他在便是一杆秤端穩,我們不敢貿然出兵,他們也不敢,更何況這董政麾下八大地星將領已經對李林浦虎視眈眈,更是能夠幫我們牽制南部局勢。如今璃陽王朝如坐針氈而我們可坐擁幽州拓展兵力囤積糧草,他這輩子都別想打到幽州城。至於以後若真要開戰,那也必須讓小主公親自操刀,畢竟我們不能跟隨他一輩子,況且這是老主公故意留下來的隱患,為了就是鍛鍊小主公。倘若董政老賊若真不識趣,那這幽州城便是要交給你了。”
葉子凡沒有多問,在楊直趕赴洛陽前曾給祈年下過一道命令,至於內容就連他這個義子都不知曉,但如今聽祈年這一番話。他也能夠猜測出個八九不離十,若殿下不是董政老賊的對手,祈年便會出手而代價無非是丟了性命。
祈年握著劍柄的手不自覺緊了幾分,輕聲道:“若有朝一日天下大定,家家安居樂業,別忘了給我帶一壺酒,若是能活到那個時候的話.....”
葉子凡嘆息著回了句:“這酒喝了這麼些年,還不夠嘛?”
祈年笑道“功名如捧土不及一杯酒,這個天下早已滿目瘡痍,唯有這酒還算不錯,又豈能喝夠?”
————
董政行伍出身,曾坐過楊直麾下副將,但他的野心卻遠不在於此。
天下初定,楊直封懷州晉王而董政也尋得時機,借用皇家勢力攀爬到了徵西大將軍的位置,就連地星八將也隨他離開了懷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