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朱友珪得知梁帝定下的繼承人,心態陷入沮喪憤恨,不知所措。

數日後,負面情緒有所緩解的朱友珪,出外約見虞王府的親信們。

朱友珪只帶了一個心腹隨扈,名字馮廷諤。

馮廷諤曾經任職,楊明可團練的都虞侯。

梁帝朱晃遷移朝廷中樞洛陽。

朱友珪害怕落個圖謀不軌,主動吩咐馮廷諤離職,迴歸為隨扈。

梁帝移駕洛陽,禁軍接管皇城。

楊明可的鎮遏使罷職,保留河南府少尹。

楊明可依然統領兩千團練,負責天街兩側五十二坊,加上西市的治安。

兩千團練的兵馬使,分別鎮守天街南端的定鼎門,厚載門。

梁帝變通分割了張全義的權勢,賦予楊明可掌管一部分洛陽郭城。

另外,皇城東面,洛水北面的郭城區域,交給了殿中監李振兼管。

李振兼任洛水檢點使,監察洛水通衢,掌管洛北郭城區域。

李振兼任之後,特意巡視承福坊的虞王府,警告虞王府兵力出行,必須得到他的批准。

故此,虞王府的三個武官,換成普通衣袍,偷摸離開虞王府。

雅間內,三個武官給朱友珪見禮,又與馮廷諤打招呼。

馮廷諤武藝高強,屬於朱友珪最得力的隨扈。

朱友珪擺手讓坐,低語敘說一番。

虞王府三個武官意外,面面相覷,皇帝陛下居然給予虞王太子名頭。

朱友珪陰聲道:“你們休要當真,陛下真正屬意的是朱友文。”

“屬下不可能當真。”虞王府典軍王兆,忙不迭回應,另兩個武官附和。

朱友珪陰聲道:“朱友文上位,本王和你們,不會有好果子吃,你們說,怎麼辦?”

王兆正容道:“屬下聽從王上吩咐,這條命就是王上的。”

另兩個武官急忙表態,信誓旦旦。

朱友珪點頭,問道:“你們有什麼建議?”

三個武官互相望一下,他們屬於武夫,對於主上的問題,不知怎麼回答。

“主上,要不刺殺了朱友文。”一個武官脫口而出。

“說的好。”朱友珪讚許點頭。

那個武官頓感舒坦,又道:“屬下願去刺殺。”

朱友珪輕語:“沒必要捨近求遠,本王需要你們帶兵入宮,殺了陛下。”

三個武官勃然色變,面面相覷的畏懼不敢言,他們對於梁帝,敬畏的深入骨子。

朱友珪輕語:“陛下臥榻不起,時日無多,故此才有了擇定太子的心思。”

王兆說道:“王上,屬下們進不得宮中。”

兩個武官點頭附和,其中一個又道:“虞王府遭到李振管制,屬下們出兵,瞞不過李振的官吏。”

朱友珪輕語:“本王只問你們,能不能聽令入宮。”

王兆回答:“屬下說了,這條命就是王上的,但需要王上有個行事章程,盲目送死不可取。”

朱友珪點頭,輕語:“有了你們的聽令,本王開始運作章程,馮廷諤建議拉攏楊明可,左龍虎統軍韓勍。”

三個武官點頭。

朱友珪又道:“本王運作成功,則行之,不成,則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