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州城,邠寧節度使韋良收到韋扶風的來信。

信的內容,韋扶風尊敬問候,直言離開南方的家太久,思歸心切,日後再與伯父相見。

信中,韋扶風告知誘敵策略,假如宣武軍王建/軍中計,授權五伯父主管這一次的戰爭。

韋良讚許:“上兵伐謀,兵不厭詐玩的出神入化。”

邠州兵力兩萬,五伯父出兵一萬北去,聲稱去往河西走廊。

綏州,李玉珠遵從韋扶風軍令,傾巢出兵兩萬,其中一半党項兵,騎兵七千,號稱西涼衛軍。

李玉珠離開空虛的綏州,去往靈州躲避有可能發生的內外兵禍。

......

湟州青唐城,王建接到鳳翔府快馬送來的軍情公文。

王建看過公文,臉色難看的罵道:“又玩奸詐,可惡的韋小兒。”

王建當即傳令鳳翔府停止進襲長安,親自率領五千騎兵趕赴鳳翔府。

......

潼關,張君練率領兩萬宣武軍出兵,一路謹慎行軍,一旦斥候發現京兆府之外的川南軍,立刻迴歸潼關。

途中,一騎絕塵而來,奔到張君練近前勒馬。

風塵僕僕的斥候,大聲喊道:“大人,長安城出走五千兵力,急匆匆南下奔去子午道。”

“扶風侯逃了?”張君練判斷的尋思。

“假如扶風侯帶走五千兵力,長安守軍戰力削弱,軍心也會動盪低迷。”張君練盤算,糾結要不要加快行軍。

半個時辰之後,又一騎絕塵而來,稟告:“大人,同州駐紮的一萬川南軍,正在全軍開拔渡過渭河,先頭正向長安奔走。”

張君練點頭,同州川南軍扼守黃河渡口,防禦河中府的宣武軍。

現在棄守的奔赴長安城,應當是扶風侯調兵,力保長安不失。

“傳令,加快行軍。”張君練果斷下令,必須搶在川南援軍之前,拿下長安城。

張君練又使人快馬聯絡王建/軍,督促王建/軍儘早抵達長安城。

......

長安出走的五千川南軍,進入子午谷行進十幾裡,突兀的得到命令駐紮待命,大軍留在狹長彎曲的棧道上。

直至,杜建徽率領兩萬浙兵,走過子午道,會合五千長安兵力,一起走出子午道,殺向潼關方向。

綏州南下的兩萬西涼軍,其中的七千騎兵成為先鋒,率先抵達同州,優先渡過渭河,奔襲兩萬潼關軍後路。

......

眼看長安城在望,張君練接到斥候的急報,不知多少的騎兵,在同州渡過渭河,正向潼關方向奔襲。

張君練大驚,果斷下令撤退,兩萬宣武軍來勢洶洶,倉惶回奔。

......

一萬同州川南軍尾隨騎兵,去往北方的一萬邠州川南軍,迂迴抵達同州駐紮,接替的防禦河中府宣武軍。

長安城,五千長安川南軍出城追擊。

......

潼關,王重師接到緊急軍情,宛如五雷轟頂,下令出兵接應。

副將劉知駿阻止,主副發生激烈爭執衝突。

劉知駿厲吼:“大王重託我等鎮守潼關,潼關得失與兩萬兵力,孰重孰輕。”

王重師啞口無言,悔恨不已,一生悍勇百戰,老來遭到誘敵之計的算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