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城,宣德堂外,一身青色官衣的韓清泉,忐忑不安的等候。

韓清泉在管城縣家中,一位來自汴梁的差官登門,大王令他即刻啟程述職。

韓清泉震驚,陳情需要稟明刺史大人。

差官不允,大王的軍令是即刻,耽擱吃罪不起。

韓清泉只好囑咐家妻,匆匆啟程,一路上詢問差官。

差官一問三不知,韓清泉猜想與楚瑜有關,不知禍福的熬到汴梁城。

......

宣德堂內,一名差官恭敬的彙報調查資訊,主要是韓清泉的出身,履歷,做官的情況。

朱溫打發差官,韓清泉聽到召喚,急忙謹小慎微的走進宣德堂。

韓清泉望見正位上的紫袍人物,躡足走前跪下,恭敬道:“卑下韓清泉叩見大王。”

“你認識李煜?”朱溫直接問道。

韓清泉心道果然,故意愣怔想一下,恭敬回答:“回稟大王,卑下不知李煜。”

“李煜認識你,你說不知李煜。”朱溫冷道。

韓清泉嚇的匍匐,恭敬說道:“大王,小的不敢亂說,真的一點印象也沒有。”

“你多少銀子買的官?”朱溫問道。

韓清泉遲疑不語,朱溫惱道:“想死嗎?”

“五千銀子。”韓清泉嚇的一哆嗦,真的害怕。

朱溫愣怔,心生不悅,李潘簡直鉅貪。

“你撈回了多少?”朱溫問道。

“大王,小的從未貪墨,買/官是為了家父的商鋪順當,雖然小的買/官,但是每年還得打點。”韓清泉惶恐陳情。

朱溫說道:“你去見敬翔考核。”

“小的告退,大王福安。”韓清泉哆嗦的起來,哈腰後退兩步,轉身低頭貓腰的走出去。

韓清泉走到門階下,後怕的抬手扶額,腦門和後背冷汗發涼,又快走的離開,走出數十米止步休息,調整情緒心態。

韓清泉不敢耽擱,走去打聽的尋到敬翔所在的衙署。

韓清泉謹慎的走進衙署,看見很多官吏在整理文牘,最裡面一張書案,坐著一位紫袍大人物。

韓清泉走過去恭敬拜見:“卑下鄭州司功參軍韓清泉,奉命大王來見敬大人考核。”

敬翔打量一下,溫和道:“你對於州六曹事務,最精於哪一個?”

“卑下通曉六曹,最擅長錢穀。”韓清泉恭敬回答,一點也不謙虛,這時候可不能謙虛。

敬翔意外,擺手喊過去,一一提問考核,又呼喚取來各類文書。

韓清泉有條不紊的對答如流,表現了真本事的老吏才能。

敬翔滿意,事關軍需徵發,假如不堪用,宣義軍節度使的舉薦也是不成。

敬翔執筆書寫任職公文,加印,遞給說道:“你遷任宣義軍左判官,官階升為五品,負責鄭州的賦稅徵戎。

滑州的宣義軍判官成為右判官,負責滑州的賦稅徵戎,你的直屬上官是宣義軍節度使朱友堂。”

韓清泉驚喜,五品官緋袍,一步登天的跳高多級,忙恭敬作揖:“卑下謝大人恩德。”

敬翔不動聲色,輕語:“你的上官居住李振大人府上,你去拜見吧,請朱友堂大人明日來領節印。”

“卑下謹記。”韓清泉回應,遲疑一下,恭敬問道:“大人,下官沒有印信嗎?”

敬翔微笑輕語:“過段日子,李潘大人高升忠武軍節度使,許州刺史。

懷州刺史劉知駿遷任鄭州刺史,劉使君鎮守潼關,鄭州刺史印信,你接手,暫時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