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雯兒接到回信,遵照韋扶風的意思。

書信告知李玉珠,韋良,童山和王大虎,韋扶風佔據杭州越州,正在親自攻略富庶的兩浙。

......

河西川南軍的嚴陣以待,沒有等來宣武軍殺入關內。

宣武軍朱溫佔據河中府,轉而大舉進攻河東軍,集合河北諸藩出兵。

十幾萬大軍分成六路,扇形指向太原府,進攻勢如破竹,河東軍節節敗退。

朱棕進入天井,張文敬進入新口,葛從周進入土門,王處直進入飛狐,侯言進入陰地,一路護國軍(河中軍)沿著黃河北上。

鎮守臨汾的楊守亮,楊復恭,居然沒有投降宣武軍,帶著兩千人逃去石州,渡過黃河抵達綏州,投靠李玉珠。

楊守亮見到李玉珠,自詡韋扶風舊識。

李玉珠沒心情理會,收留楊守亮一行居住,出動一萬大軍渡過黃河支援石州,她理智的沒有直接發兵太原府。

宣武軍兩萬大軍兵臨石州城下,不能破城。

太原府遭到十萬以上聯軍圍困攻城,李克用死守血戰,得力大將康君立中箭陣亡。

李克用信心遭到打擊,萌生放棄太原突圍去往雲州。

絕望之即,下起了連綿大雨,十幾萬聯軍陷入泥濘,染病的拉肚子蔓延軍中,更可怕的是糧草補給不能到位。

朱溫懊惱的下令退兵,河東軍絕處逢生,重整旗鼓的主動出擊,奪回汾州晉州。

李玉珠及時撤軍,顧慮父親扣留援助石州的軍力,此時她還沒接到韋扶風書信,害怕麾下空虛,不能應對內憂外患。

戰後,李克用惱怒鎮守嵐州的李存孝按兵不動,但又無可奈何。

大半月之後,北方四位主事人接到田雯兒書信,頓時信心大增,鬥志昂然,有條不紊的做好放棄渭北,準備遷走人口。

......

北方戰爭如火如荼,南方安寧的宛如太平歲月。

揚州軍府,楊行密得到了越州外來駐軍的資訊,馬賨稟告了外來駐軍情況。

楊行密看過書信,曉得絕非朝廷神策軍,風雨飄搖的大唐朝廷,根本沒有了精銳的神策軍,那隻能是川南軍冒充。

“林泉重新歸於舊主。”楊行密得出唯一的判斷。

楊行密對於兩浙勢在必得,以往發動多次進攻錢鏐地盤,想不到會被川南軍捷足先登,失誤了。

楊行密為了吞掉江寧,暫且不理會兩浙,寄望馬殷和林泉壯大,形成鷸蚌相爭局勢,忽略了林泉還願意迴歸川南軍。

楊行密當機立斷,使人去往兩浙知會顧全武,兩浙各州刺史,原本打算年底進攻常州,現在就開戰。

五月,韋扶風突然接到徐知誥書信:“臺濛統領一萬武寧軍南下,半數北兵,不知何故。”

韋扶風心頭一突,臺濛任職武寧軍節度副使,駐紮泗州。

秦裴任職東吳軍節度副使,依然還是海州刺史,留在淮北海州(連雲港)。

韋扶風意識到了軍情危機,果斷通知上元府駐軍,準備開拔逃往常州。

韋扶風發出軍令送去杭州,命令越州出動一萬軍力開拔湖州。

韋扶風明白,淮南軍進襲常州,只是楊行密的軍事手段,還會有離間挑撥的手段,引發兩浙內戰。

軍事上,淮南軍猛烈進攻常州湖州,迫使杭州調動杭州越州軍力支援。

杭州越州兵力減少,駐外的杭州軍越容易起兵內戰。

韋扶風盤算之後,提筆書信一封:“曉諭衛國公,本王大唐越王李煜,上元府留守,兩浙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