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荷回來了,看見韋扶風在磨墨,她過去接過磨墨。

韋扶風提筆,寫了一篇鳳凰山記事,敘說了處境,心態,看法。

“老爺寫這些做什麼?”玉荷問道。

“寫給未來的我自省,人心真的會隨著時過境遷而變,你替老爺交給田雯兒夫人。”韋扶風溫和輕語。

玉荷點頭,小心翼翼的吹乾,收好。

韋扶風輕語:“明日我離開,你留下代替我的掌書記,我讓黃韜輔佐你。”

玉荷一驚,欲言又止。

韋扶風笑語:“我去往蘇州見機行事,我南下的時候,定下上元府出兵奪取常州。”

玉荷意外,心念一轉,點頭道:“奴婢願留下給老爺做事。”

韋扶風點頭,說道:“有了杭州支援糧食,上元府軍力不再是無根浮萍。”

“老爺只打算支援糧食?”玉荷問道。

韋扶風點頭,說道:“軍力的支援,只能限於蘇州支援常州守禦,一旦大規模出兵北上,不僅破壞杭州的矇混局面,戰後也不好犒賞。”

玉荷點頭,又說道:“公主夫人留在城外,是不是應當出兵護送去往上元府。”

韋扶風想一下,說道:“接來杭州城,大運河去往上元府,我藏匿隨行。”

......

一夜平靜,次日發出軍令,杭州城為之騷動,原因是城門關係很大利益,宛如一塊蛋糕,錢鏐分割籠絡杭州八都。

不過很多軍將出徵在外,沒有強有力的人物出頭,改制得以順利進行。

石二河升任北關指揮使,帶著十二個親兵上任。

石大海升任望江門兵馬使,留下六個親兵,其他的全數交給新任左監門防禦使,其他城門兵也陸續報到。

樊勝編制城門軍,駐紮在杭州外城的錢塘縣衙附近,常駐八百多軍士。

整個的城門軍實行輪番,有時常駐,有時去往不同城門守衛。

......

午後,五百將士接來晉陵公主一行,駐紮在外城碼頭。

韋扶風偽裝的帶著十個護衛,抵達外城碼頭登船啟程,順利透過北關水城門。

韋扶風擔憂常州軍事,迫不及待的裹挾晉陵公主不得休息,好在行船比坐車舒服多了。

韋扶風離開兩日,李氏又來到居處。

玉荷笑語:“大人離開了。”

李氏點頭,問道:“外面如何?”

“一如往常,城門軍順利改制。”玉荷回答。

李氏點頭道:“沒亂起來就好。”

玉荷輕語:“就怕出殯的時候。”

“交給石二河送去臨安。”李氏說道。

“老爺走的時候說,交給樊勝大人。”玉荷輕語。

李氏意外,想一下點頭道:“石二河壓不住事。”

玉荷笑語:“那日你一說,老爺書寫一章記事,姐姐看一下。”

李氏接過玉荷取來的文章,捧著觀看。

玉荷輕語:“老爺說,人心真的會隨著時過境遷而變,寫下記事自省未來,讓奴好生收著,日後交給田雯兒夫人。”

李氏點頭,忽而扭頭問道:“你說交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