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頵得報驚怒交集,李神福得報皺了眉頭,根本追不上。

杜洪水軍抵達江寧,馮弘鐸使人熱情招待,商榷。

最後,建制江寧水軍都督府,上元水軍都督府,名義上隸屬於揚州大都督府,維持表面的歸附態度。

揚州內城軍府,判官周隱急匆匆進見楊行密稟告。

楊行密聽了愣怔不語,一拳打空的感覺不好受,江寧馮弘鐸得到杜洪水軍,具備了壓倒淮南水軍的優勢。

也就是說,就算淮南軍各個勢力傾巢進攻江寧,獲勝的可能性不大,大江下游水道縱橫,水軍為王。

良久,楊行密說道:“傳令周本撤軍回來。”

諾!周隱回應,這是放棄了爭奪蘇州。

周本的官職揚州馬步軍都指揮使,統領兩萬淮南軍,正與錢鏐大將顧全武在蘇州拉鋸戰。

周本南下的戰績不佳,但也牽制了錢鏐兵力。

“大王,這是李神福的公文。”周隱遞給道。

楊行密接過看一下,平靜說道:“告訴李神福,杜洪脫逃非他之過,駐紮宣州待命,防備江寧水軍突襲宣州。”

諾!周隱回應。

楊行密擺手道:“去吧。”

周隱遲疑一下,問道:“大王,要不要封鎖江寧對外的商業?”

楊行密回答:“那是下策,封鎖江寧商業,必然引起江寧上下同仇敵愾,江寧的本地大族為了自身利益,支援馮弘鐸擴軍出戰。”

周隱凜然點頭,江寧人口百萬,短期能夠抽壯丁擴軍七八萬。

楊行密又道:“杜洪有目的脫逃江寧,說明之前與馮弘鐸有了勾結,或許計劃進奪宣州,卻被我們先一步出兵宣州打亂。”

周隱認同的點頭,問道:“大王,我們還支援解圍江陵府嗎?”

“支援,忠義軍節度使來信表示歸附。”楊行密回答。

周隱意外,說道:“大王,忠義軍的歸附類同牆頭草,不可信。”

楊行密說道:“確實不可信,假如我們不出兵解圍,荊州戰爭持久的拖下去,最終宣武聯軍也是敗退,後果川南軍奪取軍事重地襄樊,宣武軍則是佔據漢水以北的南陽寶地。”

周隱點頭,楊行密又道:“我們解圍江陵府,忠義軍歸附我們,川南軍顧忌得罪我們,不好乘勝追擊的奪取襄樊。”

周隱點頭,楊行密又道:“有了忠義軍歸附,山南東道故地與淮南道連成一道防線,形成犄角的抵刺宣武軍,憑著聯姻名頭,或能促使川南軍出兵支援忠義軍。”

周隱點頭,說道:“有了山南東道故地威脅宣武軍,大王能夠抽調北線更多兵力,拿下江寧。”

楊行密點頭道:“周本回來,李神福西征解圍。”

周隱離開了,楊行密起身自己磨墨,寫字排解鬱悶。

杜洪水軍與江寧馮弘鐸合兵,使得楊行密只能放棄南方戰爭,不得不傾向重

(本章未完,請翻頁)

點防範江寧。

......

杜洪水軍抵達江寧的當日,林清雪果斷抽身離開,韋小芸執意的送到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