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楊行密的圖謀(第1/3頁)
章節報錯
徐溫回到官廳,問道:“先生怎麼看楚參將?”
嚴可求回答:“圓滑,機敏,憑著尊稱大王,已然簡在王心,這一次大王用他押運,分明是積累功勳的栽培。”
徐溫點頭,笑語:“確實機敏圓滑,憑著尊稱大王獲得機遇,恨不能代之。”
嚴可求搖頭道:“徐公可做不得,整個淮南軍將官都做不得,出頭做了,大王不僅不會接受,還會嚴厲懲處。
只有外來的楚瑜,藉口朱溫的事實,才能避免大王不臣的詬病,大王的統治,還離不得大唐大義。”
徐溫點頭,問道:“先生看,值得交好嗎?”
嚴可求沉吟一下,回答:“不好說,畢竟瞭解的太少。”
徐溫點頭,道:“我去見大王。”
楊行密的書房,楊行密坐在書案後面,案上還有墨跡未乾的書法。
徐溫恭敬的口稱大王拜見。
楊行密笑語:“老兄弟啦,坐吧。”
徐溫恭敬謝過,坐在客位上,說道:“大王,楚參將已然接受押運指派,明日啟程。”
“你對他的印象如何?說了什麼?”楊行密問道。
“屬下的印象,楚瑜機敏圓滑,......。”徐溫回答一番。
楊行密一笑,說道:“他的危機意識很強,或許是不敢回去宣州,本軍任職他為宣州長史,他怕田頵惱他背叛。”
徐溫點頭,問道:“大王,楚瑜意圖通商川南軍,會不會勾結川南軍,造成日後不利。”
楊行密回答:“楚瑜通商,與別的商賈通商,沒什麼不同,只要繳足稅賦,都是合理合法。”
徐溫點頭,楊行密又道:“過幾日,你讓你的夫人去見楚瑜夫人,遞話扶風侯,本軍願意出兵西去,聯合戰敗宣武軍,條件是主動再次提親聯姻,求援。”
徐溫意外,點頭道:“屬下領命。”
楊行密溫和道:“本軍知道你不理解,你是老兄弟,忠厚勤勉,我聯姻川南軍,意在九江(江州),川南軍佔據了鄂州,若想擺脫軍事被動,只能奪取九江,形成漢末三國時期的格局。”
徐溫神情恍然,說道:“屬下懂了,大王高瞻遠矚。”
......
徐溫離開了,楊行密起身,拿起毛筆,換了一張紙勾勾寫寫。
片刻後放下筆,又取過一封信觀看,這封信來自忠義軍節度使趙匡凝,一封表示歸附的求援信。
忠義軍被李振說服,聯合宣武軍進攻荊州,戰爭的發展讓忠義軍陷入泥潭。
宣武軍圍困江陵府城,沒有及時的渡江幫助鄂嶽軍,造成鄂嶽軍敗亡。
川南軍為了戰爭,遷走荊州大半人口和糧食,十幾萬大軍不能以戰養戰,需要忠義軍付出給養。
南陽盆地雖然糧倉寶地,但也支撐不起持久戰。
川南軍佔據鄂州之後,採取對耗下去的戰略,任由宣武軍圍困江陵府城,擺明了不願大軍渡江反攻解圍,忠義軍吃不消。
楊行密接到投附信,縱觀戰略全域性,自覺五年內,無力大軍西征奪取鄂州荊州。
淮南軍得不到鄂州,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奪取江西,構築江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州水軍防禦,防範川南軍直搗揚州。
楊行密自覺老了,有生之年能夠佔據江西,奪取浙西浙東,相比逆江而上,大戰川南軍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