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振帶領屬下離開大軍,乘船東去。

韋扶風回望江陵府城,心頭無可奈何,這座軍事,商業,農業的中樞寶地,丟了很難奪回。

......

江陵府城內,大將軍府。

都防禦使張天宇坐鎮,奉命總管軍務,今日召集各軍主將,在一起議事。

東川軍判官劉明,四個兵馬使參與。

張天宇大馬金刀的端坐,目光左右看一下,挑眉道:“諸位,本軍召集議事,宣告一件事情,扶風侯爺的戰略,避強擊虛。

各位都清楚,荊門地利不顯,侯爺不願與宣武軍對耗,堅守荊門只是為了秋收,故此荊門撤軍非屬戰敗,而是退軍轉戰鄂嶽,侯爺集結十幾萬大軍,進奪鄂嶽。”

眾將紛紛點頭,劉明忽然道:“聽說,扶風侯戰亡,不知真假。”

張天宇扭頭注目,說道:“侯爺一直坐鎮中軍,何來戰亡可能,敵軍的謠言伎倆,何其可笑,劉軍門不要中計。”

劉明默然,張天宇掃一眼四個東川軍兵馬使,肅容道:“各位,侯爺的戰略明確,需要我等堅守江陵府城,拖住宣武聯軍。

我們有三萬軍力,江陵府城巍峨堅固,城內糧食鹽貨足用三年,我們也不是孤軍奮戰,大江南面十幾萬川南軍,隨時能夠反撲荊州。

侯爺為了這場戰爭,做了充分準備,遷走七成的荊州人口,運走荊州收穫的糧食,使得敵軍無法在荊州獲得補給。

十幾萬兵力的補給,只能依靠南陽運載,可想而知,敵軍能夠支撐多久。

各位,我們只需要堅守拖下去,就能拖垮十幾萬敵軍,侯爺在大江南面奪取鄂州嶽州,待得敵軍退走,各位必然獲得侯爺重賞。

侯爺一向厚待將官,今時各位能夠軍職世襲,未來侯爺稱王,各位憑著今時的功勳,必然獲得爵位世襲,光宗耀祖指日可待,我們的浴血奮戰,還不是求一個子孫富貴,香火鼎盛。”

張天宇一番激昂鼓舞,眾將紛紛點頭,包括四個東川軍兵馬使,只有劉明木然端坐,明顯不予苟同。

張天宇目注劉明,說道:“劉軍門,四千神策左軍屬於精銳,本軍決定,左軍做為機動軍力,駐紮城內,隨時聽令支援城門戰事。”

劉明起身,慢條斯理回答:“本官遵令。”

散場,回到臨時的左軍衙門,劉明在自家地頭,關起門來議事,屋裡站立十名甲士,門外也是劉明的親兵。

劉明擺手讓四位兵馬使落座,肅容道:“你們不要被所謂的世襲富貴蠱惑,圍城的宣武軍十幾萬,一旦發生攻城戰,我們的兵力必然損失慘重,扶風侯用心險惡,擺明了借刀殺人,覆滅東川軍。”

四位兵馬使互相望一望,隨後一個兵馬使問道:“大人的意思?”

劉明肅容道:“節度使大人有令,命我擇機帶領軍力迴歸東川,如今大軍圍城,為了執行節度使軍令,我已然溝通宣武軍,宣武軍答應放我們離開。”

四位兵馬使互相望一望,都不言語。

劉明一挑眉,道:“扶風侯的戰亡,絕非空穴來風,告訴你們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個資訊,節度使大人已然和綿州豪強聯合,如今川南軍意圖進取鄂嶽,抽調巴蜀軍力,節度使大人能夠趁虛奪取巴蜀。”

有個兵馬使輕哦點頭,其他三個隨之點頭。

劉明神情一鬆,溫和道:“你們的軍力集合一起,正合我意,我們伺機行動。”

四個兵馬使紛紛點頭,劉明說道:“你們去吧,領軍駐紮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