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扶風直腰,微笑點頭,坐著的韋昭度開口:“商州對於扶風而言危機,有什麼話說吧。”

韋扶風點頭,說道:“伯祖,孫兒決定推行文教,各州任職文教官員,興辦貢府書院學堂,日後伯祖有暇,孫兒希望伯祖主持文教事務。”

“哦?你說的文教,如何推行?”韋昭度立刻感興趣道。

韋扶風解說道:“例如蜀地,成都府設定貢府,貢府為中樞,西川和蜀南郡的各州設定書院,各縣設定學堂,學堂主要教導識字。

能夠考入書院的為秀才,考入貢府的為貢生,秀才和貢生都能夠獲得養家祿米。

成為貢生,也就具備做官的資格,大致兩個體系,一個是做學問為主,一個是做官為主,秀才也能夠做官,只能做文書。”

韋昭度手撫鬍鬚,問道:“你的意思,貢生相當於進士?”

韋扶風搖頭,回答:“不是,進士只有大唐朝廷有資格恩科,孫兒培養貢生,一是統治需求,二是讀書明理。

如今亂世,禮儀品德崩壞,孫兒戰戰兢兢,恐懼屬下武將造反,甚至不得已的起用宦官分權牽制。”

韋昭度重重的點頭。

韋扶風又道:“或許可以上請朝廷賦予開恩科的權力,貢生就可以考取進士。

進士分成兩類,一類學問淵博,可以修史,任職禮部之類和文教之類的官職。

一類要經歷很多實踐,進入軍隊任職督官,推官,去往屯田之地熟悉水文種植,考核之後才能成為進士,外放地方為主官輔官。

至於能入最高中樞者,無論哪一類,孫兒只看真正能力。”

韋昭度若有所思點頭,忽問道:“你這個推行文教,耗費不會少。”

韋扶風說道:“孫兒認為值得,文教的推行耗用,全部由中樞負擔,獨立於地方軍政之外。

任職的文教官員,雖然是輔官,但只受其它官員的監察,反過來,學官也能監察其他官員,獨立上報不法。”

韋昭度面無表情點頭。

韋扶風起禮,恭敬道:“孫兒學識有限,請伯祖大人主持此事。”

韋昭度苦笑搖頭,溫和道:“你的心意我領了,我離不得。”

韋扶風請求道:“也不須伯祖遠離,孫兒升格均州為府治,負責金州治下的文教推行,請伯祖屈尊任職。”

韋昭度沉吟不語,伯祖母笑道:“均州升格府治,你的大伯父怎麼任職?”

韋扶風回答:“大伯父還是均州刺史,伯祖大人兼任府尹,負責城內治理,日後各個文教中樞,皆由府尹負責,保證讀書人安居,但讀書人的俸祿祿米,不歸府尹發放,府尹之下還有各司其職的輔官。”

伯祖母點頭,韋扶風面向韋昭度又道:“請伯祖大人給予一個府名。”

韋昭度點頭,片刻後輕語:“均州漢水流過,武當山林木挺拔,名漢林府吧,也有翰林院的隱喻。”

韋扶風點頭,笑語:“有勞伯祖大人,伯祖若是放不下商州,可以讓文教官員來到商州議事。”

韋昭度點頭,溫和道:“走吧,耽擱久了不妥

(本章未完,請翻頁)

。”

韋扶風點頭,正容道:“孫兒請求,若是日後敵軍進犯,請伯祖果斷退走均州,軍事大局自有孫兒負責。”

韋昭度點頭,伯祖母又道:“扶風,雖然皇帝陛下蒙難,但對於玉彤,你要有始有終的善待,愛護。”

韋扶風轉身,笑語:“伯祖母放心,孫兒必定一生愛護玉彤。”

伯祖母微笑點頭,忽然韋昭度語氣吩咐:“簡單收拾一下,這就去往均州,途中我與扶風商榷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