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影響局勢的人(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溫笑了,道:“扶風侯的名頭,本軍知道,但西南蠻夷之地,如何與本軍和河東軍並立。”
李振問道:“漢末三國鼎立,大王自詡可比曹操勢力?”
朱溫皺眉,很快回答:“本軍不如曹操,難道川南軍可比劉備?”
“正是,如今的川南軍地盤,比之三國劉備還要強勢,而大王的勢力,尚處於曹操初期,兩者的勢力發展,大王已然落後川南軍。”李振正容回答。
朱溫默然不語,十數息,才道:“你繼續說。”
李振說道:“大王,扶風侯勢力號稱川南軍,但事實上,其勢力發展極其迅猛,不但據有劉備全盛時期的荊州,巴蜀,還借力河東軍奪取了隴右朔方。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什麼出祁山進奪隴右,一是避開魏國勢力強大之地,二是吸納騎兵戰力,三是具有制高點的戰略優勢。
佔據隴右,可以俯視關內,扶風侯佔據關內的朔方和鄜坊,日後對於關內唾手可得,一旦佔據關內,也就得到半壁江山,之後藉助黃河水道,養馬之地的騎兵,挺進中原。
或者,再自荊州大軍北上,過魯陽關,直搗大王腹心,與河東軍南北呼應,三路夾擊,不知大王可能承受?”
朱溫臉色陰霾,挑眉道:“依你之言,本軍危矣。”
李振正容道:“大王應當先發制人,發兵進攻荊州,遏制川南軍休養生息的坐大,如今的川南軍,畢竟立足未久,挑起戰事,讓其疲於應付。”
朱溫搖頭,道:“發兵,談何容易,本軍重心收取齊魯之地,暫時無法大軍南下。”
李振起禮正容道:“大王,上兵伐謀,用兵之道應當縱橫相輔,大王只需出兵五萬,李振不才,願為使者遊說忠義軍,鳳翔軍,鄂嶽軍,鎮南軍,聯合起兵。”
朱溫默然,望向外面若有所思,十數息不語。
李振又道:“大王,川南軍為河東軍提供大量戰略支援,進攻川南軍,等同於削弱河東軍。
另外,宣武軍進攻荊州,必然引起淮南道戒備,不得不增兵淮西防禦,有利於大王日後南下直搗揚州。”
朱溫轉頭,笑語:“說的好,不過本軍不用趙括之流,如今鄆州即將拿下,本軍任職你為鄆州刺史,天平軍節度副使,給你光宗耀祖的機會,若是善後做的好,一年後,本軍讓你出使縱橫諸藩起兵。”
李振意外,驚喜,忙起身走到堂中,跪地恭敬道:“李振願為大王,肝腦塗地。”
朱溫起身走去,扶起李振,笑語:“本軍不喜拖拉,赴任去吧。”
李振感動點頭,退後恭敬大禮,默然轉身離去。
看著李振走的不見,朱溫扭頭道:“先生這次舉薦的好,這個人值得大用。”
“屬下只是看重其先祖的影響力,屬下覺得,其寸功未立,賦予節度副使,或許將士不服。”敬翔走過來,說道。
朱溫說道:“先祖的影響力,足夠堵住不服,本軍不是李克用,不能造成有功將士成為一個個諸侯,這還是你說過的。”
敬翔笑語:“屬下是覺得榮寵過度,並非說大王用人不妥。”
朱溫說道:“無妨,日後李振若是才能卓著,本軍留在身邊,若是誇誇其談的無能之輩,沒必要留他。”
敬翔點頭,朱溫一直在遏制屬下武將坐大,任職李振為節度副使,避免出征武將獲得,一舉數得。
朱溫又道:“扶風侯,那個小兒不可小視,當初進攻河東,僅僅一千兵力,幾乎造成河東軍大敗,李存孝吃了大虧。”
敬翔點頭,道:“屬下因為河東軍,也一直關注川南軍,川南軍確實發展迅猛,不過屬下認為,川南軍雖然支援河東軍,但也形成一種防備牽制。
據悉,河東軍在石州駐紮兩萬軍力,而以往,頂多三千軍力。”
朱溫冷笑,道:“李克用純粹頭腦簡單的莽夫,被一個小兒利用,養虎為患,作繭自縛,駐紮兩萬軍力,進奪的意圖多過防禦,川南軍在近幾年,不可能撕破臉的進攻太原。”
敬翔點頭,問道:“大王準備發兵荊州。”
朱溫點頭,道:“李振這麼一說,我才醒悟後果之可怕,原本無心顧及韋氏地盤,中原四戰之地,防禦和進軍東方已然不易,五萬軍力,可以自齊魯之地的降兵徵發。”
敬翔點頭,又道:“李振說的後果雖然可怕,但事實上川南軍的地盤多蠻族,叛服無常,鎮壓內部自顧不暇,未必比劉備時期強勢。”
朱溫搖頭道:“若是劉備之流,本軍不急於針對,扶風侯比劉備可怕,劉備只是個擅長權謀的漢賊,扶風侯的軍事才能,據說未嘗一敗。”
敬翔笑語:“扶風侯也未曾身經百戰,不過是走偏鋒的苟安,怎及大王經歷的多。”
朱溫一笑,道:“但求一戰,扶風侯不在本軍眼中,但養虎為患的事情,本軍最不願發生,若能拿下荊州,本軍大業更進一步。”
“大王說的是。”敬翔微笑附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