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做為大江源頭,又能夠自西向東溝通天下。

如果自成都出發,乘船能夠一直抵達最南方的廣州,可以說是一條超長的水運大動脈。

南方的特產,茶葉瓷器運抵成都。

蜀地的糧食,藥材和蜀錦運抵南方。

田雯兒讓李雪柔去往成都,主要是管理商業,監察軍政,她本人急於統帥兩萬僚人軍力返回夜郎府。

僚人族戰士習性野蠻散漫,不願乖乖的困在軍營裡無所事事,日久易生變故。

韋扶風一行進入嘉州地界不久,遭遇成都而來的徐冉。

徐冉任職鴉雀衛巡風使,明面上的官職成都府司馬。

登上韋扶風的船隻,徐冉恭敬拜見,送上卷宗。

韋扶風讓坐,一邊翻看卷宗,一邊詢問,卷宗記錄很多蜀地豪強。

“這個青神縣的劉崇順,你認為適合?”韋扶風問道。

徐冉回答:“劉崇順的名聲甚惡,欺男霸女,強徵暴斂,擁有兩千多家兵,佔據青神縣七成田地,擁有商船幾十艘,大人北上途徑青神縣,正好拿下。”

韋扶風點頭,徐冉又道:“若論蜀地豪強,當屬綿州最盛,綿州的周氏和趙氏,各自擁有過萬土團,當初都曾支援王建,日後反叛的可能性很大。”

韋扶風道:“綿州,比鄰東川軍的梓州,原本屬於東川軍,竟然也曾支援王建。”

徐冉解釋:“正因為原本屬於東川軍,才使得綿州豪強坐大,綿州豪強吸納很多外來人口,當初王建進攻西川,途徑綿州獲得豪強資助,後來王建圍困成都,綿州豪強出兵出糧支援。”

韋扶風點頭,豪強的特點是土皇帝,願意與官府勾結形成共治局面。

東川軍節度使幾易其人,入主的節度使,需要取得豪強支援才能立足。

整個蜀地,大大小小的豪強數量總計三百多。

因為戰亂,豪強在朝廷的允許下,逐漸擁有土團軍力,豪強的軍力少則數百,多則過萬。

蜀地西川,經歷王建時期的戰亂,諸多豪強,迫於形勢歸附王建,被抽走部分土團軍力歸屬王建,還要承擔軍需,造成西川豪強勢力和財力大弱。

蜀地東川,顧彥朗入主之後,交結豪強,局面穩定的情形下,東川豪強本土財力積累豐厚,收納大量外來人口,使得東川豪強勢力膨脹,類同一個個藩鎮。

其中綿州豪強發展的勢力最盛。

數年前,大太監楊復恭圖謀巴蜀,不但分割龍州,劍州,閬州,利州為龍劍節度使,還讓義子接任綿州刺史,可惜時日短,還未有做為,楊復恭勢力倒臺。

韋扶風問道:“梓州何氏?”

徐冉回答:“梓州的豪強勢力不強,主要是土團軍力不多,梓州四大豪強,張王李何,何氏墊底。

最強的張氏只有千名家兵,但擁有梓州三成田地,何氏田地頂多半成,行事低調,有一個何應龍的族人,任職於東川軍中的裨將,據說頗有勇力。”

韋扶風點頭,徐冉又道:“另三家豪強,都有族人在東川軍中任職,最高的兵馬使,其中張氏對於東川軍的影響很大。

顧彥朗在世的時候,忌諱豪強族人成為將官,兵權都是賦予長安勳貴,豪強族人頂多為副官,顧彥暉接任之後,開始倚重梓州本地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