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王建討封(第1/3頁)
章節報錯
將官點頭,王建又道:“若想長久統治,軍力如臂使指,還得漢軍居多,所以下一步奪取李茂貞的地盤。”
將官說道:“李茂貞強勢,怎麼能夠奪取?”
王建嘴角淡笑,說道:“你沒聽說嗎?李茂貞稱帝。”
“鳳翔軍說,那不是真的。”將官回答。
王建說道:“不是真的也是真的,李茂貞愚蠢的洗劫長安,已然打上反唐烙印,做過之後又不願承認反唐,結果裡外不討好。
鳳翔軍內部多少驕兵悍將,他不稱帝立國,會讓一些渴求大官的屬下失望,也會讓一些屬下惡其反唐,要知道關內是大唐中心,很多人是大唐官吏或勳貴後代,骨子裡不希望大唐覆滅。”
將官想一下,搖頭道:“大唐已然名存實亡,屬下沒什麼感覺。”
王建不再多說,吩咐:“傳令,發兵。”
王建在蘭州金城留守五千軍力,繼續裹挾李繼麟的鳳翔軍,發兵會州進攻党項軍。
党項軍聞訊,驚惶的不得不退往原州,結果被阻擋在隴山關隘。
韋良大軍先一步抵達涇河流域,曾浩自薦鎮守原州。
韋良允許,交給曾浩三萬軍力,然後去往邠州接管。
党項軍突破不得關隘,被王建聯軍圍堵不能走脫。
李繼麟遣使勸說下,党項軍歸降王建,不想王建屠殺數百党項頭領,徹底吞併數萬党項人口。
李繼麟大懼,請離。
王建不答應,裹挾李繼麟軍力回到蘭州金城,渡過黃河進攻河湟吐蕃,承諾給予李繼麟豐厚戰利。
河湟吐蕃屬於很多部落聯合體,吐蕃也有過鼎盛時期。
唐玄宗後期,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調走河西隴右軍力平叛,使得吐蕃趁虛奪佔,統治百多年。
後來吐蕃發生贊普內戰,四分五裂,眾多部落一盤散沙。
沙州張義潮造反吐蕃統治,一度奪取河西隴右,被大唐朝廷認可為歸義軍節度使。
由於回鶻人的威脅,歸義軍不得不重點保衛河西老巢,隴右再次被吐蕃佔據,形成河湟為中心的吐蕃統治。
......
七萬吐蕃軍的折損,造成河湟吐蕃貴族之間發生激烈爭吵,後果不和。
不和造成防禦懈怠,習慣性的還當與韋良的交往,想不到達成談判的敵人,這麼快的進犯。
王建的十幾萬大軍挺進,勢如破竹的不斷擊敗河湟吐蕃軍力。
戰爭中,提拔曾經的吐蕃俘虜,最初俘虜的五萬吐蕃軍,有兩萬是奴隸兵,成為王建著重收歸麾下的軍力。
河湟原本是大唐疆域,吐蕃佔據之後,漢人的多數淪為奴隸,經歷百年的淪陷,漢人的後代多數是混血,純種漢人很少。
僅僅大半月,象徵統治中樞的青唐城,陷落王建之手。
隨後,王建憑著戰勝威望,掌控優勢軍力的威勢,強制推行新的軍政統治。
十三部落成為十三領主,抽調聚集的軍力大半不肯歸還部落,建制六軍。
十三部族首領敢怒不敢言,他們原本是小部落首領,容易知足,缺乏成就大勢的魄力,被王建統治多年,畏懼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