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扶風心暖一笑,扭頭喚道:“長慶。”

長慶忙走近,恭敬道:“侯爺請吩咐。”

“有件事情交給你做,你負責招募八百名衛士,閩地八姓,一姓一百人,完成後我要祭天。”韋扶風說道。

“奴婢遵命。”長慶恭敬回應。

韋扶風道:“我會命令在城池八個方位,建築八卦碑坊,每一坊內駐紮一姓百衛,以及一塊石碑,你要不經意的說出去,本軍祈求與八姓同昌福建,鎮壓山河氣運。”

長慶愣怔,隨即道:“奴婢儘量做好。”

韋扶風問道:“你知道風水格局之說嗎?”

長慶微怔,道:“侯爺是說殯葬點穴?”

韋扶風道:“殯葬點穴,只是風水格局的一類,你看楊河勘定的新城,三山為鼎足,一水如龍穿過,可以稱之為奔龍入海之勢,立碑鎮壓氣運,能夠聚攏氣運不散,福澤綿長。”

長慶恍然點頭,道:“原來楊河大人精通風水大道。”

韋扶風無語,不讀書真是難能體會上意,偏又不能直白告訴長慶,他的做法是在騙人,他打算借勢民間信仰,使得閬風韋氏迅速融入閩地宗族。

一個外來姓氏在某地形成宗族,就算藉助權勢,往往需要最少十幾年的紮根融入,而且形成的基本條件之一,是與本地大族通婚結親,漸漸才不會被本地宗族牴觸排斥。

韋扶風只是強勢統治福建,並非大家族遷居福州,因此在閩地人的心中,韋扶風不過是流水的高官軍霸,閩地人畏懼,但並不認可長久。

韋扶風不可能久留福州一地,必須儘快獲得閩地八姓認同。

民間信仰是一種能夠控制人心的無形力量,民間信仰的形式也有很多,其中風水格局,祖宗保佑,最得人心信仰。

借用風水格局之說,形成閩地九姓的觀念。

具體效果如何,韋扶風不能預知,但招募八百衛士鎮守城中碑坊,屬於一種分化的陽謀手段。

收納一部分八姓閩地人口,厚待之,使之成為韋扶風統治的耳目和先鋒,瓦解八姓宗族的團結,俗稱以夷制夷。

類同韋扶風的五伯父韋良,招募党項人為已用,鎮壓統治党項人。

長慶雖然不怎麼善解人意,做事卻是踏實,依據韋扶風的吩咐,自戶籍裡抽丁,帶著三百將士親自跑去建州。

建州刺史只是歸附韋扶風統治,韋扶風暫時不打算收管。

面對長慶的到來與要求,建州刺史不敢拒絕或敷衍,任由長慶依據戶籍,抽丁二百四十人。

長慶還‘請’走建州的大半出家人和儒生,和尚,道士,男女都有,幾十人。

長慶不辭辛苦的奔走籌備,韋扶風也沒閒著,日日早出晚歸,巡察民生,梳理軍政。

韋扶風尤其關注造船業,也如嶺南置立商會,控制商業利益,鼓勵發展海外貿易。

小公主和宮女也很忙碌,她們籌備新衣,招募福州女人,縫製道士,和尚,儒生以及八百衛士的整套新衣。

八百衛士的衣物有別於其它軍力,多了馬甲坎肩,代替盔甲,形成整齊劃一即可,主要是沒有盔甲可用。

楊河奉命建造碑坊,勘定方位,調集人力先一步築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