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軍渡過黃河,兵圍潼關軍的訊息,僅一兩日就傳到長安。

駐留在長安的鳳翔軍和邠寧軍大驚,因為昭宗沒有回應李茂貞的上書,所以李茂貞也沒有給予李繼筠指示。

留守兩軍在長安做起亂來,一開始暴亂搶劫,引發了長安騷亂。

王行約率兵奔向大明宮,打算劫持皇帝為人質,離開長安迴歸邠州。

李繼筠得知,也帶著軍力奔向大明宮,他知道義父與王行渝已然裂痕,若是讓王行約劫走皇帝,他無法向義父交待。

兩軍在大明宮外遭遇,彼此針鋒相對,一言不合的翻臉相向,數千軍力廝殺在一起。

宮中的昭宗得報,驚恐出逃,聖駕逃出長安城,略一抉擇直奔終南山方向。

長安城內一片騷亂,謠言四起,說邠寧軍和鳳翔軍再次大軍殺來,皇帝已然逃走,於是長安人心驚恐,拖家帶口的出逃避禍。

七月的關內,驕陽似火,炎熱異常,其時又逢百年不遇的高溫。

十幾萬長安人的出逃,竟然有三成人口渴熱中暑死亡,又有賊人行兇搶劫殺人,到處可見哭嚎之人。

昭宗在禁軍的保護下逃到石門山,在石門山的佛寺落腳,可謂狼狽不堪,尊嚴喪盡。

憤恨思慮後,昭宗傳旨認可殺死李溪之事,與李茂貞和韓建無關,傳旨請河東軍,河中軍,全力討伐王行渝。

......

直屬渝州都督府,在漢中隱藏的川南軍斥候,確認五萬鳳翔軍去往鳳翔府之後,分出兩人乘船,沿著嘉陵江順流而下,向都督府稟報軍情。

都督府立刻釋出軍令,涪州軍力出兵一萬逆江去往戎州。

隱藏在豆沙縣的田雯兒,統帥四萬軍力等候戰機,其中兩萬僚人族軍力,兩萬抽調集結的迂迴軍力。

得到軍情資訊,田雯兒下令出征,四萬軍力離開豆沙縣,途徑戎州治蜀南縣。

鎮守主將魯青,統帥兩萬軍力,歸屬田雯兒北上進攻西川。

川南六萬大軍浩浩蕩蕩,沿著大江源頭之一的岷江北上,殺入西川嘉州,不日抵達嘉州治所龍游縣(樂山)。

龍游縣是大渡河與岷江匯合之地,自古以來,有河水的所在,基本適合生存,繁榮。

川南六萬大軍還未到龍游縣,鎮守嘉州的一萬鳳翔軍倉皇撤離。

川南大軍在龍游縣駐紮修整一日,繼續沿著岷江北上進入眉州,來自涪州的一萬軍力,則駐紮在戎州,防範王建或南詔趁虛進襲。

大軍抵達眉州治所通義縣,眉州敵軍收縮城池固守。

田雯兒不攻城,大軍圍城一日修整,次日繼續北上,直奔最終目標成都。

只有掏心的拿下成都,才能佔據優勢,遏制鳳翔軍反撲。

川南大軍一路挺進,可謂秋毫不犯,更是一路宣揚,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和邠寧節度使王行渝,兵入長安威逼皇帝,再一次殺害宰相。

皇帝驚恐震怒,罷免李茂貞西川節度使,任職宰相劉崇龜任職西川節度使。

西川節度使劉崇龜奉旨接任,曉諭西川軍民,只要中庸觀望者,任職之後,地主所有不會改變,官職不會失去。

劉崇龜是何人?大唐老臣,任職朝廷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曾經在成都留有昭覺寺碑文,德高望重,一代文豪大家,深得朝廷信重。

......

成都獲得軍情急報,鎮守主將李繼鵬雖然吃驚,但不惶恐。

成都留守軍力兩萬,加上嘉州正在退回的一萬軍力,三萬軍力足以守住成都城。

另外,瀘州渝州前線,還有四萬鳳翔軍駐紮,各州也有地方團練能夠集結,可用總兵力不下十萬。

川南軍六萬進襲,無法短期奪取西川。

李繼鵬與心腹商量一下,下令調集附近各州大半團練聚整合都,使人向鳳翔府通報軍情,請義父李茂貞調兵支援西川。

至於駐紮渝州前線的四萬軍力,李繼鵬無權節制調動,但也使人通報了軍情。

六萬川南軍進入成都地界之時,李子奇率領屬下抵達成都城外。

李繼鵬正在巡視城防,聽稟讓李子奇來見,李子奇與兩個屬下入城,登上城門樓。

“茂州防禦使李子奇,拜見節度副使大人。”李子奇見到李繼鵬,不卑不亢的軍禮拜見。

“李子奇,你怎麼沒有去往鳳翔府?”李繼鵬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