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寧二年(895)正月,年初之即,朱溫使人去往泗州巡撫。

泗州位於淮河北岸,大運河的中轉樞紐,沿著大運河(通濟渠)通達宿州,徐州,汴州,鄭州,洛陽。

使者面對歸降未久的泗州刺史張諫,傲慢無禮的索求。

泗州刺史原本是感化軍節度使治下,一怒之下殺了來使,叛投楊行密。

朱溫得悉大怒,下令扣留了淮南軍的大量商貨,使人傳告楊行密,不許收納淮南軍叛官。

楊行密卻是果斷出兵,命令內弟朱延壽進攻壽州。

壽州隸屬於淮南道,軍事上稱之為淮南道的戰略大門。

楊行密與孫儒亂戰之時,宣武軍朱溫趁虛出兵佔據壽州。

楊行密成為真正的淮南道節度使,壽州就成了必須奪取的戰略要衝。

其實沒有泗州刺史的叛投,楊行密也要先發制人的與宣武軍翻臉。

宣武軍朱溫吞併徐泗之地,齊魯之地的藩鎮勢力也被宣武軍連連戰敗,處於被滅亡吞併的勢態。

歷經戰爭洗禮的楊行密,不願處於被動局面,他深知一旦宣武軍吞掉齊魯之地,必定大軍南下進攻淮南道,他與朱溫早晚都會大戰爭雄。

楊行密的先發制人獲得了回報,悍勇善戰的朱延壽一舉奪取壽州。

楊行密使人向大唐朝廷上書,指罪宣武軍朱溫,請求朝廷下旨,與齊魯之地的藩鎮聯合討伐宣武軍。

昭宗當然不願宣武軍繼續坐大,由於隔著陝虢節度和潼關,昭宗對於宣武軍的恐懼不如河東軍。

於是含蓄的回應楊行密的請求,期望楊行密能夠牽制宣武軍。

大意之下失去壽州,宣武軍朱溫發兵數萬反撲,淮南軍與宣武軍發生了激烈戰爭。

楊行密不能響應聖旨討伐董昌,遣使去往越州,勸說董昌重為唐臣,他會向朝廷請求赦免其罪。

......

一道聖旨送達江西的鎮南軍,節度使鍾傳接了聖旨,陽奉陰違的按兵不動,只管經營佔據的洪州,江州和饒州。

一道聖旨送達杭州的錢繆手中。

朝廷嘉許了錢繆的忠心,賜封錢鏐為彭城郡王,鎮海軍節度使,浙東招討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了使相。

錢鏐接到聖旨,陷入為難境地,他原本有信心戰敗董昌,吞併浙東六州,成為兩浙之地的強藩。

但是,董昌在睦州駐紮五千外來川南軍,還在戰略要塞之地石城山,任用馬殷鎮守。

馬殷的來歷,錢鏐很清楚,知道是孫儒殘部,他的屬下也有投靠的孫儒殘部。

錢鏐建制的武勇都,左右指揮使徐倌和許再思,都是孫儒殘部將官,確實悍勇善戰。

錢鏐與屬下一番商議,決定了出兵,但只是虛張聲勢的有個討伐姿態。

錢鏐沒有信心,戰敗浙東與韋氏藩鎮的聯合。

於是,朝廷的討伐聖旨成了不能實施的空文。

錢鏐出兵在浙江邊界對峙,福建也擺出公然討伐的姿態,頓兵不前,董昌真的是稱帝成功。

......

近午時,韋扶風順利抵達閬州,天下南北藩鎮的動盪發生,他雖然做出一些算計佈局,但具體的走向和變數,不可能未卜先知。

例如楊行密出兵奪取壽州的資訊,就算身在江陵府,最快也得半月才能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