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恭敬低頭一禮,直腰抬頭道:“陛下,川南的貢米停留在東市貨棧,據臣估算,確實有兩千石。”

錦衣青年點頭,問道:“川南來的軍力如何?軍器可盛?”

“回稟陛下,臣觀川南軍力,幾乎都是麻衣長矛,也就是團練兵力。”官員回答。

錦衣青年點頭,道:“意料之中。”

“川南地處蠻夷,自然不及北方的底蘊深厚。”官員接話道。

錦衣青年搖頭,道:“膏腴之地盡禍於賊手,朕欲以武功定天下,軍器糧食俱缺。”

官員恭敬道:“陛下如今擁兵十萬,此次討逆旗開得勝之時,自然能夠獲得軍器糧食的長久給養。”

錦衣青年淡笑,道:“讓川南來使進見。”

“是。”官員恭敬回應,轉身出去告知韋扶風。

......

韋扶風站在延英殿外等候,眼睛似乎好奇的左右觀望,實則內心在盤算該如何行事。

十個川南屬下也是在東張西望,他們都是身穿束腰麻衣,頭戴竹製的遮陽帽,身在壯觀的宮闕內顯得格格不入,彷彿一群山裡人進城。

韋扶風的一千將士,披甲的百名,弓弩手三百,精銳全數留在了子午鎮。

韋扶風的想法就是低調,只帶著六百麻衣長矛的將士押糧。

眼見官員出來,韋扶風挑眉鎮定一下心神,官員走來起禮:“陛下召見,請韋大人隨本官進見。”

韋扶風點頭起禮:“有勞。”

隨官員走進了殿門,韋扶風一眼看見了正面端坐的明黃錦衣青年。

第一印象,覺得錦衣青年身材魁梧,神態頗具英姿,韋扶風感受到了所謂的帝王威儀。

韋扶風目不斜視的跟隨官員走前,見官員移步側身之後,他止步撩戰袍跪下,恭敬拜道:“川南節度使留後韋扶風,奉叔父之命覲見皇帝陛下,恭請聖安。”

龍椅上端坐的昭宗皇帝,看見進來的韋扶風時,神情微見訝異。

沒想到,川南節度來使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但聽得韋扶風的叩見言語,他的眉頭隨之微皺,韋扶風自稱留後讓他心生反感。

所謂節度使留後,大多數未獲朝廷認可的節度使繼承人。

節度使本是大唐帝國的官員,偏偏如同戰國諸侯那般子孫繼承,造成事實上的大逆不道。

韋扶風的身份不好定位,只有自詡節度使留後,才能夠即顯得地位重要,又能夠含糊了官位。

昭宗壓下不悅,溫和道:“卿家遠道覲見,朕心甚慰,請起,賜座。”

“謝陛下。”韋扶風恭敬回應,起身坐在了太監送來的胡凳上。

昭宗溫和問道:“卿家名韋扶風?”

“是,臣自小出生在鳳翔扶風縣,家父取名韋扶風。”韋扶風恭敬回答。

“出生在鳳翔,你是長安口音,莫非與長安韋氏有關?”昭宗聯想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