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祖孫藩主 第47章 奪城(第1/2頁)
章節報錯
韋扶風腳步不停的走去了州衙後宅。
州衙後宅有四進深,大體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部分宛如城內佈局,一條類似街路的百米堂道,堂道兩側是院落門戶,最裡是能夠祭祀的祖堂。
西部分是一座長達百米的花園,園中有石,有池,有曲廊亭榭,可以想象,以前建造西園和州衙的官員,是位雅士。
韋扶風走過儀門,止步堂道口裡望,一眼看見了兩長列守衛將士,直至最裡的二層飛簷起脊閣樓,他沒有繼續裡行,一切都交給屬下去做。
韋扶風心態理智,刺史楊守波看見了他,或許激憤的寧死不合作,他不會為了之前的卑微屈辱,而去炫耀威風,一切以大事為重。
等候片刻,張天宇和兩個將士,自堂道左側的一個宅門走出,大步走向了韋扶風,到了近前軍禮,恭敬道:“大人,楊守波願意合作。”
“他還說了什麼?”韋扶風平靜問道。
“他很惜命,不過一直求問我們來自那裡,屬下等沒有理會。”張天宇回答。
“看好他,不可讓看守洩露了我們的來歷。”韋扶風囑咐道,張天宇恭敬回應。
韋扶風滿意點頭,道:“張天宇,以後你是兵馬使。”
“諾!謝大人提拔。”張天宇恭敬軍禮,由牙將升職兵馬使。
有了楊守波願意合作,韋扶風獲得了楊守波簽發的軍令,他令人拿著軍令,去見守衛州衙的團練兵將官。
傳令兵告訴團練軍官,以後州衙內的守衛歸屬新來的軍力,團練兵只能在州衙外守護。
團練兵本就是前任留下的,看了軍令沒有人置疑,他們認為新任刺史大人信不過,調來神策軍成為內衛,於是撤離州衙,駐留州衙外守衛。
調走州衙內的團練兵,韋扶風又更換了門外的披甲守衛,那九個守衛毫無警覺,入內被俘,才知道放進去的大批甲士是敵人。
控制了州衙,韋扶風實施下一步策略,就是祖父說過的進攻李氏在西城縣的鎮堡,造成李氏的注意力轉移,讓李氏短時間內忽視州衙的變化。
十個壯丁團練,拿著州衙出城公幹的軍令,以及韋扶風的軍令,離開州衙,順利出城去往扶風軍駐紮之地。
扶風軍將官接到軍令之後,立刻開拔,沿著漢水山地去往瀛湖鎮堡。
瀛湖是漢水形成的淡水湖,水域廣闊,李氏的瀛湖鎮堡坐落在瀛湖一帶,那裡是魚米之鄉。
午後,扶風軍和八十名壯丁抵達瀛湖鎮堡,立刻發動了佯攻,就是彎弓射箭,高喊恐嚇,並不真的衝鋒攻城。
瀛湖鎮堡宛如一座小城,高達四米的磚石混建城牆,長約一里的一面城牆,城牆上兵勇林立,若是真的攻城,必然付出慘重代價。
雖然沒有真正攻城,但飛蝗一般的弓弩,給守城兵勇造成了數十傷亡。
兵勇的軍備只能相當於團練,若是能夠大量披甲,那就是涉嫌逾越的造反,西城李氏也沒有能力大量武備。
進犯者的犀利攻勢,立刻嚇的主事者點燃烽火,並且派出了信使求援,就算不需求援,也應該向郡公府告知情況。
烽火有多處中繼,瀛湖鎮堡的烽煙升起,山崗高地的中繼烽火臺也隨後點燃。
西城縣城的西城門瞭望哨看見烽煙升騰,城門官忙使人飛報州衙和郡公府。
等著資訊的韋扶風,等到了飛報之後,立刻向各個城門官下達刺史軍令。
每個城門抽調六成團練兵向西城門外集合,並且向東城區的郡公府送去軍令,命令郡公府出兵五百馳援擊匪。
軍令所至,紛紛響應,郡公府確實是在關注州衙的外來軍力,根據反饋的資訊做著猜度。
主事者的想法,也傾向於刺史不信任團練兵,所以楊復恭使來二百玉山軍充當州衙內衛。
午後的烽火,一下子刺激了郡公府主事者的神經,本能的急令家兵聚集備戰。
數百家兵拿著兵器聚集,州衙刺史軍令也到了,命令出兵五百,去往西城門歸屬玉山軍兵馬使,去往瀛湖鎮堡馳援擊匪。
郡公府主事者沒有意識到不對勁,內心的焦急,讓他覺得刺史軍令是正常的軍事反應。
事實上,李氏的大半糧食藏在瀛湖鎮堡,那是郡公府維持勢力的根本,不容有失。
五百家兵匆匆趕去西城門,歸屬了所謂的玉山軍兵馬使張天宇。
張天宇只帶了二十明光甲屬下,加上聚集的一千一百名團練兵,亂哄哄的馳援瀛湖鎮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