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祖孫藩主 第69章 回到川南(第1/2頁)
章節報錯
思索中,艙內的琥珀父親呼喚吃飯,韋扶風起身入船艙,與護衛們一起吃飯,他帶著的四個小娘在另一艘船上。
身在軍中,韋扶風儘量自律,也抓住時間與將士們加深親近。
逆江的船緩慢,行走四日順利的抵達涪州,韋扶風暗鬆了心神,一路行來擔心遭到盤查,但一直沒有遭遇阻截。
主因一是相安,二是大江之中起了衝突,都會面臨覆船之危。
抵達涪州,韋扶風依舊隱藏的進入涪陵縣城,先去往軍府會見涪州兵府官員。
趙一斗聽報節度使大人抵達府門外,忙疾步出迎。
見了面,出迎的將士們恭敬拜見韋扶風。
韋扶風扶起趙一斗,親近的輕擂趙一斗左肩,兩人眼神感慨的互相對視,趙一斗側身請韋扶風入內。
已然換上了紫袍玉帶的韋扶風,當仁不讓的走入涪州軍府。
入軍府,發出節度使軍令,讓涪州兵府的眾官來見,趙一斗沒有權力召見兵府官員。
廳內不可能坐下很多人,韋扶風正坐在了廳門外,堂道兩側擺上了很多各種座椅。
韋扶風身後,站著身穿重盔甲的琥珀父親,鐵塔一般引人注目。
進入府門的官員,先走到韋扶風近前報名見禮,之後被臨時禮官引去適合位置落座。
因為戰事結束未久,為了防備敵軍反撲,豹韜營和鳳離營留在了涪州。
看著上百文武官員,濟濟一院中,韋扶風平和道:“今日是兵府軍事,故不需地方官員參與。”
頓了一下,韋扶風繼續道:“本軍身在金州,聽得川南軍大捷,不勝歡喜,自覺與將士們的數月辛勞沒有空耗。”
略一頓,韋扶風繼續道:“眾位或許知道,本軍與家族合作奪取了金州,為什麼奪取金州,是為了川南軍能夠長存下去,金州與興元府相鄰,奪取了金州,等同於在興元府後背頂了一柄利刃。”
“如今金州不算扶風軍,已然擁有一萬軍力,其中三千金城軍的戰力不遜豹韜營。”
“本軍最大的收穫是河東之行,樞密使楊復恭與河東招討使不和,楊復恭一再阻撓軍糧傳送,造成河東討逆大軍,每日只能稀粥果腹。”
“本軍遊說了招討使張浚大人,讓張浚大人向皇帝陛下奏請,向長安城回師五千軍力,剝奪了楊復恭的軍糧運轉權力,罷免了神策軍中尉官職,使得楊守亮失去了朝廷內的靠山。”
眾官員聽的神情愕然,有很多人沒有聽懂,但不敢在節度使說話時交頭接耳,有了失禮行為。
聽懂的明白節度使的意思,是在告訴大家,他沒有在外躲清閒。
韋扶風繼續道:“如今的形勢,金州的軍力,牽制了楊守亮不敢重兵南下,但楊守亮在興元府坐擁八萬大軍,他很可能迫不得已的再次揮軍南下,我們不能有所懈怠。”
“大人,楊守亮為何迫不得已的再次揮軍南下?”趙一斗起禮問道。
韋扶風聽了暗贊趙一斗明事,知道關鍵時刻捧場。
他回答道:“楊復恭被皇帝陛下罷職,皇帝陛下接下來的舉措,必定一步步削奪楊復恭的外勢,山南西道的楊守亮,龍劍節度使楊守貞,武定節度使楊守厚,都會面臨罷職的後果,所以楊守亮必須儘早奪取巴蜀,然後據守巴蜀對抗朝廷。”
趙一斗配合的點頭,道:“這麼說,山南西道節度使,用不了多久會易主。”
韋扶風點頭,道:“若非河東討逆大敗,皇帝陛下擔心難以應付南北兩線作戰,不得不延後削奪楊守亮官職。”
趙一斗點頭,韋扶風扭頭看去,喝道:“王澤。”
“屬下在。”兵馬使王澤起身出列軍禮。
韋扶風看著王澤,道:“本軍以為五萬敵軍南下,涪州守禦將會面臨一場持久苦戰,是你及時的向指揮使稟告軍情,輔以建議,讓川南軍抓住了天賜良機,本軍升職王澤為指揮使,入座吧。”
“屬下謝大人重用。”王澤恭敬回應,轉身坐去了甘鳳池下首。
韋扶風又正容道:“諸位,你們的功勞記錄在都督府,你們有了如今的地位,所求無非是公侯傳世,本軍依據積功逐步回報諸位的功勞,惠及你們的父母,兒女。”
兩側官員紛紛點頭,能夠成為世襲公侯已然是好,畢竟節度使和封王高不可及,不是那麼易得。
韋扶風起身背手,平和道:“指揮使和營田使留下說話,諸位請歸本職。”
文武官員們起身拜辭,繼而有序的走離了軍府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