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躁狂和抑鬱兩方面症狀都有的一個疾病。

如果說兩瓶藥是陸闖抑鬱的證明,最近陸闖過激的反應或許就是他躁狂的證明。

喬以笙仔細地對照過書中寫到的躁狂的特徵——

情緒易激惹,且易怒情緒往往伴隨偏執或者懷疑的感覺。

心境異乎尋常地高漲,可能伴有無視社會規範、狂妄自大、不斷尋求刺激等行為。

精力旺盛,做出衝動、判斷較差且忽視危險性行為,如魯莽駕駛。

以及睡眠需求減少、X欲亢進等等,常會因言語、行為不顧他人感受而冒犯他人。

……

幾乎全在陸闖身上能對應。

當然,或許陸闖的性格中原本就擁有這些特徵。即便如此,喬以笙也認為極大可能有病症放大了這些特徵。

“你瞭解雙相障礙嗎?”喬以笙看著Mia棕色的眼睛。

Mia在喬以笙飽含期待的目光中啟唇:“很巧,最近剛好了解一點。”

喬以笙心中一陣鼓動:“是怎樣的?”

Mia像老師給她講述知識點:“雙相障礙的早期,以抑鬱作為首發表現是比較常見的,遠遠多於躁狂作為首發的雙相障礙。一般這種情況下前去就診的患者,醫生看到的是一個百分之百的抑鬱相,沒有任何躁狂相。”

喬以笙探究:“也就是說有時候醫生也不好判斷,一位患者是單純的抑鬱症,還是雙相障礙?”

Mia回答:“即便一開始確實是單純的抑鬱症,在治療的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轉躁狂的狀態。”

“拋開雙相障礙不談,轉躁狂的其他原因有哪些?”喬以笙再問。

“治療抑鬱症過程中從來沒有躁狂發作,只有復發的抑鬱,在服用長時間的抗抑鬱藥物後轉成躁狂發作,可以認為是抗抑鬱藥物的反應。”Mia娓娓道,“跟蹤觀察患者隨時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很重要,醫生能做到的前提是,病人聽話,按要求定期複查。”

最後一句,可以說暗示性極其明顯,喬以笙即刻記起,那天Mia就對陸闖說,“你不聽我的話,我只能親自來找你”。

所以,圈圈生日當晚,陸闖掐斷和Mia的視訊通話前,Mia沒講完的話,如她所推測的,就是“複查”無疑了。

陸闖的不聽話,大機率不僅在沒有定期複查,恐怕也是沒跟Mia如實彙報他的狀況,否則Mia不至於要透過她瞭解陸闖最近是否受到刺激。

“不知不覺和你聊這麼多了……”Mia品茗,深深地嗅茶香,“好奇怪,明明是一樣的茶,我託國內的朋友幫我寄到澳洲的,就是沒有我親自回國來喝的味道好。”

喬以笙會意,適可而止,終斷上述話題,接茬道:“和‘月是故鄉明’差不多的道理吧。”

Mia笑言:“我得趁著最近留在國內,多吃吃喝喝——給我一張你的名片吧。我可能要向你請教,哪些地方值得我吃吃喝喝。”

喬以笙忙不迭從包裡取出名片盒:“儘管來找我。”

Mia接過她遞出的一張名片,拿出手機點了點。

喬以笙的手機很快撥進一通電話。

響了兩聲Mia結束通話:“我在國內的這段時間,用這個號碼。微信也用這個號碼開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