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趴著睡的,一隻手臂整個橫過來她的胸口。

喬以笙小心翼翼地拿開,悄摸爬下床,回頭確認她陸闖有沒有被她吵醒。

做賊也不外乎如此吧?

可明明這裡是她家,她要拿的也是她自己的東西……

套上衣服,喬以笙帶上手機躡手躡腳溜出臥室,關上門。

把資料夾從她的包裡掏出來,她坐在書桌前摁開臺燈,開始翻看裡面的照片。

她實在等不及了。

也不敢再等了。

萬一不小心落得和那兩本書一樣的下場可怎麼辦?

有點年頭了,畫素一般般,每張照片右下角全顯示有拍攝時間,根據時間可以判斷那時候的陸闖大概幾歲。

一開始是距離現在比較近的時間,應該就是陸闖被帶回陸家前住的最後一個地方。

電線扯得像蜘蛛網一般密密麻麻、縱橫交錯,和伸出窗戶外面的晾衣杆交織在一起,遮擋了本就狹窄成一線的天空,看上去陰暗、潮溼又髒亂。

如若不是因為她的職業,對霖舟一些標誌性的建築群體有所瞭解,喬以笙很難迅速認出來,那是前幾年已經被霖舟政府改造掉的城中村。

喬以笙眉心不由蹙起。她想象過他以前居無定所、過得不好的程度,但未料想竟到如此地步。

往後翻到下一個地方,喬以笙蹙起的眉心又揪緊了些——她沒認錯的話,是比起城中村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筒子樓。

筒子樓比城中村更早地被霖舟政府治理,已經拆除,相較於城中村的改造,是完全消失了蹤跡。

喬以笙記得大學時期上專業課時,老師還嘆息過,筒子樓是曾經一段時代的印記,承載了他們上一輩人的記憶,如今雖然住不了人但還是具有歷史價值的,拆除得不留痕跡委實可惜,要做考察還得到外地去,只希望外地的筒子樓能儘可能長久地儲存下去。

那時候喬以笙在學習資料裡看到的筒子樓多是些上一輩人群居生活的溫馨與美好。

可眼前的照片向她展示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筒子樓淪落為“貧民窟”的簡陋、逼仄與昏暗。

揪緊得不僅有喬以笙的眉心,更有喬以笙的心。

好在再往前翻,生活環境比筒子樓和城中村好不少。

估摸是郊區村鎮地帶人家的自建房,樸素是樸素了些,但至少看起來乾淨、敞亮。

根據目前為止照片中顯示的時間和地點,陸闖越長大,住的地方越靠近霖舟市中心,卻也越過越差?

而且,陸闖他媽媽即便帶著陸闖一直躲著陸家晟,也從來沒離開過霖舟市的範圍?

——正忖著,喬以笙便在後續的照片中發現了離開霖舟市範圍的地方。

嗯……?貢安嗎?

喬以笙第一時間認出貢安老城區那充滿古樸氣質的舊時建築。

陸闖小時候還在貢安住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