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原本無論如何也不會鬧到現在這種程度,可就因為一步又一步的退讓,讓我們一點一點被腐蝕到了今天的這樣。”

“如果接下來的道路,我們仍舊選擇繼續退讓下去。對於我們的未來來說,絕對是沒有好處的。”

“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人,總以為不斷的趨利避害,不斷地面對強權而低頭不斷的退讓,就能夠換來海闊天空的未來,就能夠換來對手的一絲垂憐。”

“可實際上作用效果真的是這樣的嗎?”

“實際上就是我們只要退後一步,我們有一次承認了自己是軟弱的,那麼這一輩子都再也站不起來,也在都抬不起頭來了。”

現在,大離王朝之所以選擇了跪著生。

之所以,整個朝堂上下一派萎靡。

那些文武朝臣為了活下去,不惜一切代價的去充當世家門閥的舔狗。

就是因為在他們的父輩乃至於祖輩,他們的選擇都是要跪著生存,都是退讓,所以一直退讓到了今天退無可退的地步,

如果仍舊要選擇退步的話,這個王朝就真的完蛋了。

的確,在有些時候,識時務者為俊傑,是一個至理名言,能夠在關鍵時刻保下性命。

俗話總有人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所以人們在遇見真正的危險面前時,總是會想方設法的保全自己,本質上都覺得只要是躲避開了眼前的致命危機。

就一定能夠迎來,不死之後的福報。

但實際上真實,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吳至站在皇城之外當頭棒喝,大罵文武朝臣的時候,有很多很多人的確受到了他所做行為的震撼。

但是何嘗不是有大批次的人都打心眼兒裡覺得,吳至實在是有些過於的書生氣了。

為了一些自己腦子裡所謂的信仰,根本就拋棄了自己的性命於不顧。

當時在很多人眼中,吳至就是這樣的。

“一個沽名釣譽之輩而已,為了能夠換來死後被別人稱頌的名號,簡直就是不擇手段了。”

“這可真是自己找上門兒來的,找死,這傢伙腦子是不是抽了呀?他居然敢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大罵世家門閥,大罵皇家天子。”

“難道說他不知道現在這片天地,是誰的天下嗎?”

“這種人其實就是過於的自以為是。以為別人都無法把他怎麼樣,自以為無論他做了什麼事兒,最後都能保得性命。”

“真是可笑之極了,這樣的人放在書裡簡直都活不過三頁,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這就是當時,吳至詩成鎮國,皇城叫罵一朝聞名天下知的那一刻,絕大多數明眼人對他的評價,大家基本對他的所作所為全都是嗤之以鼻。

覺得他在做的事情就是不知好歹的,找死。

根本就是看不清這個世界,到底是誰人在當家做主,看不清到底生命掌控在誰的手中。

所以才會做出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傻事兒。

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把這件事情當成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當成是一種讓他們時刻忍不住捧腹大笑的輕鬆話題。

完全把吳至,看成了一個笑話。

他是身上蘊洋有浩然正氣的那個大儒。

哪怕他有一身正氣,有相當厲害的文采,能夠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