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李乘風看著眼前的人元大丹,害怕自己衝擊病灶不成。

來到這裡之前,李乘風是一家公司的小職工,正努力著為生活奮鬥,奔向小康,只是誰又能想到一場車禍將他帶來了神州大陸。

只有經歷過死亡才會倍加珍惜生命的可貴,但是想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神州大陸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沒有一定的本事是不可能的。

拿起眼前的人元大丹,丹藥約莫成年人拇指大小,李乘風眼神堅定,將丹藥放進嘴裡咀嚼,一股熱流從破碎的丹藥溢位,流入喉嚨,就像熱茶往喉嚨灌一般,就連丹藥渣不一會也化開,全部進入體內。

李乘風感覺到這股熱流進入喉嚨後直達腹部下丹田(位於肚臍下二寸左右,也稱氣海),原本空蕩蕩的下丹田瞬間被一股暖流包裹,開始逐漸發熱,下丹田也開始被熱氣撐脹。

心想這下丹田的熱就是所謂的氣吧?

李乘風開始逐漸引導氣從下丹田往外走,慢慢的感受到了一股阻力阻擋著氣的執行,只是氣量太少衝擊無用,就像小孩面對成年人的阻擋一般。

既然氣不夠,那就加大力度,李乘風心一狠,使勁蠕動腸子,調動下丹田氣海的氣,在有序的排程下,氣如同風捲殘雲一般向神闕穴撞擊而去!(神闕穴位於肚臍中央,下丹田氣海位於肚臍下二寸左右,兩者之間還有陰交穴我省略了)李乘風忽然猛地睜開眼睛,口中噴出紅黑色的鮮血,雙手捂著肚子哀嚎,劇烈的疼痛讓他感覺到像是被人猛踹肚子。

原來這就是氣衝病灶,李乘風心裡感嘆,但是再痛也得繼續,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

神闕穴位於任脈之上,根據《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篇》所述: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任督二脈出於下丹田,在體表以人體腹部的曲骨穴為起點,從身體正面沿著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漿穴,這條經脈就是任脈;督脈則是由曲骨穴向後沿著人體後背往上走,到達頭頂再往前穿過兩眼之間,到達口腔上顎的齦交穴。

簡單來說人體正面中間上下一線為任脈,背面上下一線為督脈。

任脈在人體的前面,屬陰。

督脈在人體的後背,屬陽。

任脈主導人體手足六陰經,“任”有擔任、任養之意,任脈與全身所有陰經相連,凡精、血、津Y均由其主管,故有“陰脈之海”的稱謂。

督脈主導手足六陽經,“督”有總督、總攬之意,督脈,總督一身的陽脈,具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有“陽脈之海”的稱謂。

當十二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到任督二脈,任督二脈氣機旺盛,則會迴圈作用於十二經脈,所以“任督通則百脈皆通”。

許多武俠小說中打通任督二脈就能成為武林高手也是源於此。

李乘風接著端坐起來入定,再次蓄氣,只是他並未發現,在神闕穴附近出現紅黑色的汙漬,就像泥一般的粘在身上,這些正是神闕穴附近氣滯血淤與身體的病根,紅色的是淤血,黑色的是病。

血的流動是靠氣的推動完成的,當氣機阻滯,血的流動就失去了動力,血就會停滯不前,在某些部位停留下來後形成瘀血,口中吐出的是大部分的淤血與病根,一些無法經食道噴出的細小淤血病根只能靠身體擠出,所以便在神闕穴附近出現紅黑色的汙漬。

行氣衝擊至廉泉穴(頸部喉結上方)時,李乘風的喉嚨就如同被熊熊烈火焚燒一樣。

舌下開始腫痛、舌根急縮,嘴巴大開舌體伸長吐出口外,無力回縮,舌頭長出膿瘡後被擠破,在膿瘡中滋出氣滯血淤,嘴裡不斷產生透明的唾液其中夾雜著紅黑色的雜物不斷從口中向外流出。

忽然李乘風睜開眼睛,發現自己身處無限的黑暗之中,伸手不見五指,看不到也聽不見,刺骨的寒冷湧上心頭,這讓他本能的產生恐懼。

“這是哪?我怎麼會在這裡?”

李乘風實在想不明白自己怎麼會在這裡,是幻覺嗎?

閉上眼睛,睜開,一樣。

使勁抽自己一個耳光,還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