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嬌美養女情堪憐(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炳善老早就相中了趙玉樹,想娶她回家做兒媳。
因為趙玉樹不但聰慧能幹,還膽大潑辣,正好彌補了兒子張再景優憂寡斷的性格。
還有重要的一點,張炳善一直想擴大裕興堂的規模,趙家的正骨絕技,正是張炳善渴慕已久的,如果趙玉樹進了張家的門兒,趙氏正骨醫館就可以合併到裕興堂,那麼,在興州城,裕興堂就可以一家獨大了,這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但是,張炳善的如意算盤打得再響,也很難如願。
這門婚事受到了來自趙靖奎和張再景雙方面的阻撓。
趙靖奎這邊呢,不想嫁女,只想招婿,張家家大業大,眼下,張玉蟬已經出嫁,家中只剩下張再景一個孩子,張家斷然不肯兒子做贅婿。
張再景那邊呢,與張家養女葛冰玉青梅竹馬,暗生情愫。
背地裡,二人海誓山盟,這輩子非他不嫁,非她不娶。
對於張炳善給他的安排相親事宜,張再景毫無興趣,是一再推脫,藉口自己年齡尚小,想趁年輕多鑽研醫術,將來才能肩負起裕興堂的重任,成親的事情倒也不急。
說到張炳善的這位養女葛冰玉,還得從張炳善母親梁老太太說起。
她晚年吃齋唸佛,喜歡做善事,常常被“慈善家”們拉著出去捐錢、捐物,反正張家也不差那點兒錢財,只要老母親高興,張炳善也不攔著。
有一天,梁老太太又被人拉去育嬰堂捐錢。
參觀育嬰堂的時候,梁氏老太太一眼瞧見了一位小姑娘,站在二十幾個孩子當中,顯得那麼與眾不同。
年僅三歲的她尖尖的小臉蛋兒,還沒有一巴掌大,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格外的明亮,楚楚可憐地望著老太太。
老太太緊趕幾步,走上前去,摸了摸她亂蓬蓬的頭髮,說:“可憐見的,這是誰家的孩子,長得多俊啊,這當爹孃的,怎麼捨得不要了呢,嘖嘖。”
小姑娘順勢抱住了老太太的腿,悽然地喊了聲“奶奶”。
“哎呀,好孩子“,老太太一把將她攬入懷中,久久捨不得放開,一時善心大發,非要收養她不可。
育嬰堂的老闆娘巴不得這樣的事情天天發生,當天就讓老太太將小姑娘帶回了家。
梁老太太臨走時,老闆娘交給她一張紙條,說是當初小姑娘被送來的時候,在襁褓裡放著的,上面寫著:孩子姓葛,出生於X年X月X 日。
雖然老孃連招呼都不打一個,就給張炳善抱回來一個養女,令他大感意外。
但張炳善是孝子,只要老孃喜歡,他再怎麼不情願,也得接受這個孩子,他讓孩子繼續姓她原來的姓,取名冰玉。
葛冰玉雖然是個苦孩子,卻生得異常柔美,在別的父母眼裡,女兒嬌美可能是優點,但在張炳善眼裡,卻犯了他的忌諱。
張炳善這人雖然聰慧過人,但也相當迷信,他對葛冰玉不甚待見的原因有二。
一是葛冰玉的身世,一出生就被父母拋棄的人,絕非有福之人。
二是葛冰玉的外貌,身材嫋嫋婷婷,如同弱柳扶風,雙眸秋水盈盈,總像是含著一絲淚光。
算命的胡先生見到她,嘆道“這相貌美則美矣,可惜命犯桃花。”
自此,張炳善對葛冰玉更加嫌棄,好在張炳善夫人馮淑蘭喜歡葛冰玉乖巧聽話,從不在大人面前淘氣放肆,特別是張玉嬋出嫁之後,她更想將葛冰玉留在身邊,早晚侍奉自己。
表面上,葛冰玉是張家的養女,吃穿用度與張炳善的親生女兒張玉嬋,並沒有什麼兩樣。
但實際上,張炳善一年到頭,跟她說不了幾句話,跟張玉嬋倒是有說不完的話題。
張玉嬋比葛冰玉大了七八歲,自然成不了彼此的玩伴,倒是張再景與葛冰玉年齡相仿,二人經常繞在梁老太太膝下玩耍,彼此感情更深厚一些。
梁老太太去世後,葛冰玉失去了祖母的呵護,更覺得形弔影孤。
張炳善不用說,從來就不曾親近自己,而馮淑蘭雖沒有丈夫那麼迷信,但跟她總像是隔著一層什麼,偶爾跟她聊幾句,也是客客氣氣,完全不似對張再景姐弟的口氣。
受到家人的冷遇,葛冰玉變得越來越小心翼翼,一雙桃花眼裡常常閃過一絲別人不易察覺的憂傷,張再景看在眼裡,痛在心中,發誓要好好保護她。
這一天,馮淑蘭的侄子成親,張家人一大早就帶上禮物,坐了馬車去參加馮家的婚禮。
作為張家養女的葛冰玉,先服侍馮淑蘭梳洗打扮好了,才回到自己的房間,精心打扮了一番,準備隨家人一塊出發。
沒想到,臨出發時,張炳善冷著臉,說了句:“冰玉不用去了,留下看家。”
張再景坐在馬車上,問他爹:“為什麼不讓冰玉去?家裡不是有何叔他們,還有幾個傭人,還用得著冰玉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