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收回來的鴨毛精心挑選了下,用溫水反覆的搓洗,再倒入鍋裡煮上一遍,瀝乾水分倒出來曬乾去去味道。

將曬好的鴨毛絨塞進做好的衣服裡,再分成小塊狀縫上棉線來定位,收上來的鴨毛不多,勉強做成了四件薄薄的開衫,正好當成保暖衣穿在裡面。

蘇言最先穿上做好的衣服,得意地轉了幾圈,“姐姐,這衣服好輕好暖和呀!”

金氏摸著衣服,也很是詫異,“這衣服竟如此神奇,不僅輕輕地,摸久了還很暖和。”

蘇卿雲也掂了掂衣服,確實很輕,只是可惜沒那麼多的鴨毛做成外套,只能做成內衣來穿,不過總比沒有的強。

章讕靠著那豬肉做餌,在深山裡做了個陷阱,果真捕到了一隻野豬,劈了四份,賣了兩份,還專門送來給蘇卿雲家一份。

好心有好報,這份野豬肉也夠蘇卿雲一家吃上半個月,金氏將豬肉切好,切出一小塊讓蘇語送去給大伯家,剩下的抹上粗鹽掛在廚房裡醃著。

豬蹄配著黃豆一起燜煮味道更佳,好在村裡的黃豆都熟了,蘇卿雲去砍了一捆回來,將黃豆打出來泡上一晚。

當黃豆泡軟之後,蘇卿雲突發奇想,黃豆可以磨成豆漿,這應不算是什麼得錢的門路,但對一家人來說也算是個解饞的飲品,還能補充蛋白質。

村裡沒有石磨,蘇卿雲便用乾淨的紗布包住黃豆放入大碗裡,不停地用棍子搗著,搗出汁兒之後就倒入鍋裡撒上白糖一起煮沸煮熟。

這方法煮出來的豆漿雖是好喝濃郁,但是太費力氣了,若是有個石磨就好了。

金氏知道隔壁村有個石老頭家裡就有個石磨,路程雖遠且收費又高,但這是村裡人唯一的磨面方式,再苦也得受著。

蘇卿雲一想,抬著這麼重的黃豆過去磨成水,還要再抬回來,那可真是太受罪了,家裡正好有頭小驢,可以自己去買一臺石磨來放著,平時磨粉磨面也會好很多。

二話不說,蘇卿雲就去鎮上找人打聽賣石磨的事兒,終於在一家老石磨坊裡買到了一個小石磨,可是石磨太重,只能付了點小錢讓人送回去。

蘇卿雲買驢又買石磨的事情,一傳十十傳百的,都在議論著她靠著幾個食譜就發了財,真是難得一見。

不少的女兒家都紛紛聚在蘇卿雲的院子裡,說是來看看驢拉石磨,但嘴上都在哄著她說出到底怎麼發掘新菜譜的。

“雲姐姐,你怎麼這麼厲害,給家裡買了這麼多東西?”

“我聽說雲妹妹是燒了幾道菜就能換成銀子,妹妹燒的是什麼菜啊。”

“哇雲姐姐這麼厲害的嗎,廚藝竟比酒樓裡的還好?”

蘇卿雲說也說不清楚,只能搪塞著眾人,“碰巧炒出來的罷了,比不上酒樓裡的廚子。”

蘇巧雅原本是想跟著路寧遠上京趕考,可誰知路寧遠竟然攀上了知縣的女兒,佳人在旁怎麼看得上她一個鄉野丫頭,好心不成反被羞辱,氣得回家關門躲了半個月。

眼見著蘇卿雲日子過得越來越滋潤,王氏按捺不住,便叫著蘇巧雅跟他人一起來探話,看看是不是有什麼致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