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聽人叫師傅“珈法師,珈法師”,還是第一次知道師傅法號全稱:“珈零”。

是的,珈零。

因為沒有問清楚,二師兄也沒有解釋。

我順理成章,將“珈霖”認為了“珈零”。

(後來知道真相後回想,二師兄絕對是故意的!)

但此時此刻。

我根據珈零、珈一、珈二、珈三……

自行腦補出了“零一二三”的故事。

還暗自猜想,這莫非就是師傅取名的藝術?

……

再後來。

“珈零”和“零一二三”的誤會,一直持續到我十歲生辰的時候,師傅送了我一本親手謄抄的經書,並且在經書的最後一頁留名:“師,珈霖贈。”

我這才明白。

原來師傅法號“珈霖”,而非“珈零”。

更沒有什麼“零一二三”的取名藝術。

一切都是二師兄誤導了我!

壞人!

我氣呼呼、正想找二師兄算賬。

卻發現,師傅、大師兄和二師兄,都笑意盈盈看著我。

很明顯,他們都知道我被誤導的事情,卻從未有人告訴過我真相,全都樂得看我犯糊塗。

“哇啊啊啊……”

委屈湧上心頭,我一下子就哭了。

這是我長大以來,第一次哭泣,還是嚎啕大哭那種。

無論大師兄和二師兄如何哄,眼淚就是止不住。

最後,還是師傅說:“你要是乖乖不哭了,我就答應你一個條件,可好?”

我立馬止住哭聲,道了一聲:“好!”

然後,師傅就給我們講了“珈一二三”的原因。

“一二三”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收徒先後順序排號。

“珈”則是因為。

“為師來自珈藍寺。”

“珈,是我們珈藍寺弟子,在外行走時,統一使用的俗家姓號。”

“而我真正的法號,叫釋霖。俗家全名,珈釋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