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闆似乎對周圍這些土老闆的反應有些不滿,於寶洋還是理解他的。

畢竟黃老闆曾經軍伍出身,肯定對俗世之間並不十分熟悉瞭解,有些鶴立雞群的意思。

但於寶洋也沒去管他,王老闆做事還是有一定分寸的,大概你也不會因為一個簡單的不滿就對周圍的人做出什麼事來。

此事於寶洋慢慢往前湊近,先仔細看看這個流水線究竟是個什麼名堂。

當他極力的想往前擠的時候,周圍看不懂的那些個土老闆也都紛紛讓出地方來。

於寶洋擠到了前面去,終於看到了那條王老闆覺得十分驚奇的生產線。

開頭便是一人的操作檯,負責將沒有打磨成型的毛料進行基本的雕刻。

只見一塊小小的石頭從操作檯被送入生產線中,經過大概一分鐘不到的打磨,這個石頭便已經變成了圓珠形,只是外表還沒有經過拋光,看上去白花花一片。

這個石頭隨後便被送入水中,沖刷之後進入到下一階段。

緊接著便是第二個人的操作位置。

在這個位置上,工人需要不斷用前置調整那顆石珠的位置,以方便雕刻成型。

幾個輪軸不斷旋轉,生產線微微發出一絲噪音。

緊接著這顆石頭便被送入到下一階段。

直到此時,這個生產線還沒有看出什麼花樣來。

第三階段的操作就變得十分精密起來,不僅有打磨裝置,還有大量的刮刀。

這塊小石頭再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大概變成了小葫蘆的形狀。

隨後到第四階段操作,也就是最後一個工人的位置。

那操作檯上隨便站了個人,輕鬆點選了幾下,一塊石頭瞬間便切割完成,迅速傳遞向下一階段,從傳送帶推了出來。

於寶洋上去看了一眼,頓時覺得自己背後毛骨悚然,出現了一大堆白毛汗。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嗎?

只見一尊精妙的佛像出現在於寶洋的面前。

之前的那個葫蘆形也只是在模彷彿像動作的姿勢。

在佛像下面還雕刻著一朵盛開的蓮花,整個雕像看上去活靈活現又不失威嚴。

而這塊石頭本身只是一塊普通的大理石,經過雕刻之後,上面磨損比較嚴重,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拋光,才能顯現出一點兒圓滑的樣子。

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於寶洋今天算是看明白了,任何人類的手工都比不過機械的精細!

而且不僅僅是細緻。

就這生產速度,十幾分鐘不到就能夠讓一個石塊變成精細的雕刻工藝品。

只要原料足夠,這一條生產線一天就能生產出幾十塊雕刻水平和材質一模一樣的工藝品。

何其精妙?

於寶洋不由得多看了王老闆一眼。

不愧是未來成為首富的人,眼光好生毒辣!

他再次回到生產線的初始位置,想要重新觀摩一遍整個過程。

但這次於寶洋又換了個角度,他不光想要看一看石頭是怎麼成型的,還要考慮這機器究竟是怎麼運作的。

因為現在雕刻的只是不同的大理石,和玉石的材質又完全不同。

使用一條生產線從事雕刻工作根本不像想象中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