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面聚攏的人越來越多,看熱鬧的人也就越來越多,這不由得觸發了於寶洋某一些靈感,但是現在的時代暫時還不允許他做出和靈感相對應的事。

很快便有人忍不住上來問價格了。

“我說小夥子,這個玉佩是怎麼賣的?”

於寶洋用眼睛一打量。

那玉佩是掛在車倒車鏡上的,一般不應該叫做玉佩,更應該叫做平安符。

於是乎與於寶洋便開口答道。

“那不是玉佩,是平安符,你手裡的那個一百三十塊錢!”

拿著那塊玉佩的人頓時懵了。

“一百三十塊錢?看著不像這麼便宜的樣子!”

只聽得於寶洋開口解釋道。

“我們家的所有珠寶首飾都是請專門的人設計的,所以你看著外觀非常高檔,,也非常漂亮吸引人,但因為是量產批發因為是量產批發,價格絕對十分親民!”

於寶洋這套說辭是他拿下工藝廠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的。

這也是為什麼他一直在工廠之中培養雕刻專家,而不是想方設法的去賣自己的貨物。

玉石就是玉石,說白了就是石頭,玉不雕不成器。

玉石的價值很大程度上不取決於它的材質和天然石料,反而取決於人為的人工雕琢和選取部位。

而現在店鋪裡的這些玉石,說白了也就只能賣賣人工錢。

關鍵於寶洋該注意的是,這些玉石都不是來自於大工廠的,大體應該全都是小的雕刻作坊一類。

可為什麼這些小雕刻做法能做出如此漂亮而且還就有高階感的外觀,這就值得於寶洋去考慮了。

很快,聽說便宜價格的普通路人也都湊上前來詢問,於寶洋看了一眼便一一給他們對上價格。

大家都覺得這些首飾實在是太不便宜了,不買簡直是不給面子。

於是乎顧客中有幾個人現在立刻掏錢出來,要買於寶洋的這些禮盒。

於寶洋手上並沒有時間,於是乎只能從櫃檯裡找幾個精裝的盒子,讓顧客們自己裝。

這就尷尬了。

顧客們來商場消費就是為了體驗那種被人服務的感覺。

可是與寶洋這邊一點服務都沒有,人還需要自助購買。

在八十年代末,自助這種概念並沒有興起來,於是一來二去的於寶洋這種做法自然招來了許多顧客的不滿。

同時,這一生也在人群中傳了出來。

“怎麼賣的這麼便宜,難道是假的吧?”

這世界上就有人會這樣,如果你賣的太貴了他不會買,他覺得是吃虧了。

但如果你賣的便宜,他就會覺得這是假的!

生意不好做,這於寶洋是知道的。

可是如果有人覺得是假的,那就應該像他一樣拿出證據來。

只聽於寶洋開口說道。

“假的倒也不至於,只不過這些玉石並不是上好的材料,它的價值來自於工人們對他的雕琢和雕刻,你要是覺得漂亮就買回去,你要是覺得不漂亮就留下,這材質本身並不值錢,我提前和你們都說好了!”

於寶洋就這樣反覆告知,扯著脖子喊到自己嗓子都冒煙了。

但好處就是,那群想要透過疑問凸顯自己的人,被於寶洋一夜的一個屁也放不出來。

而於寶洋自己也沒想到,如此一坦承起來,一下子吸引了許多顧客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