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妖女沈非念,行巫蠱之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朝中要殺顧執淵的理由有很多個。
比如狡兔死,走狗烹。
比如功高震主。
比如擁兵自重不聽王命。
比如顧執淵今日出門時先邁了左腿。
每一個理由都是充分成立的。
而真正促使所有人齊心協力下定殺心的理由是——
妖女沈非念,行巫蠱之術,怪力亂神禍害天下,淵王爺為妖女所惑,黑白不分是非不明,當,誅之。
從南疆回朝的路很長,顧執淵走了很久。
在這很久的時間裡,乾朝盛傳著關於妖女沈非唸的傳說。
好事的說書人甚至編成了小故事,在天橋上茶館裡四處講說換碎銀幾兩。
穿街而過的孩童們結伴而行,呼朋喚友拍手掌,唱巫女當誅賊王不忠的歌謠。
豔名在外的歌姬會輕彈琵琶吟唱妖女那不存在的悲慘身世,博恩客一笑。
……
一個人口中有一千個沈非唸的模樣,但在所有的傳聞裡,無一例外的是,她是個罪孽滔天為害人間的妖怪。
口口相傳之下,甚至有人將此番盛朝來犯的戰事,也算在了沈非唸的頭上。
都怨這個妖怪出入人間,才引得世上戰禍不斷。
她是不幸的源頭,苦難的徵兆,悲劇的始端。
若非是妖物,怎麼能奪魂攝魄取人性命?
黃雯他們甚至還來不及享受勝利的喜悅,就陷入了這場他們難以置信的口誅筆伐裡。
就像是不想讓沈非念太早面對這一切,他們一路都走得很慢,好像只要這樣,就能將那些無端的惡意隔絕起來,不被她聽見。
於是朝中的傅老拖著一副殘軀,在京中四處遊說,試圖說服那些處心積慮要置顧執淵和沈非念於死地的人,讓他們睜開眼看看,看看此刻乾朝的安寧和勝利是由誰得來。
可誰會聽呢?
他們早就想顧執淵死了,終於等到這樣的天賜良機豈會放過?
於是風燭殘年的傅鴻儒問天子顧雁禮,陛下呢,陛下是否也覺得,顧執淵當死?
顧雁禮對這個在城牆扶了自己一把,對自己說“站穩站直”的老人家,充滿了敬佩,也充滿了愧疚。
民意倒逼,群臣死諫,軍中譁然。
哪怕他貴為天子,如此沸反盈天的輿論,也早已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傅鴻儒還能做什麼呢?
面對這個荒誕可笑的局面,他還能做什麼?
他無法改變這一切,也無法抵擋所有惡意,他已經很老了,老得連骨頭都啃不動,老得半截身子埋進了黃土,老得什麼也改變不了。
他最後能做的,無非是,送顧執淵一程。
傅鴻儒也算是看著顧執淵長大,如何能不知道,真將顧執淵逼到忍無可忍的地步,他會做出什麼事來?
若他真的是個忠君之臣,他應該要提醒那位年輕得有些愚蠢的帝王。
但他沒有。
他看著長大的孩子隱忍了半輩子了,是時候撒野瘋狂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