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將軍的一生(第2/2頁)
章節報錯
遠處只見一到金光閃過,日光照在龐德的身上,金光晃的人睜不開眼睛,此時的他宛如天神。
“龐太師,進攻金華是胡劍逼迫離皇所為,今日他已被離國放逐,是殺是留全憑龐太師自尋做主。”
董立安對著遠方的龐德說道。胡劍現在已然兵敗,回想自己身前的意氣風發,隱隱竟壓制離皇一頭,可他發誓絕沒有不尊敬離皇的意願,就算離皇即將腐朽,他也願意為他效力,儘管每次總會與離皇有分歧,但離皇每次都讓步,以前胡劍想不起來,現在回想起來,大概很久以前,離皇就已經放棄他了。短短的幾分鐘,他卻閃過了自己的一生。
胡劍生於離國以北的遊牧部落,而遊牧部落崇尚自由,不居於一處草地。
但部落多了也不見得是好事,各個部落也因不同部落常發生爭鬥,部落也不一定太平。
年幼的胡劍在部落衝突中喪失所有親人,他的腦袋裡卻沒想報仇,而是想不明白為何同一片草地要分不同的部落,為何大家不能是同一部落。明日他洗劫他的牛羊,次日他又殺害他的全家,種種衝突,胡劍從小就看的真切。
失去家人的胡劍將被部落庇護,這是此地的風俗,但是同時,他也要將自己奉獻給部落。
當晚部落決定復仇,趁著越黑風高,他的部落衝向另一個族群,那個族群防衛鬆懈,不一會兒就被屠個精光。
此時胡劍也遇到一個孩子,跟他差不多年歲,他拿著手裡的刀,望著那人消失在月色中,他覺得殺一個孩子並無意義。
當族人問起生還者,他搖了搖頭表示自己沒看見過。
又一天相同的夜裡,他的族人慘遭殺害,而帶人的就是胡劍放走的那個孩子。胡劍大哭不止,而作為回報,那孩子也告訴眾人沒有殺他。
就在那一天,附近的部落知道胡劍族人都已被仇家殺光,馬上趕來瓜分他們部落的領地。
胡劍被那片草原驅逐,流入附近的離國,離國此時正在興辦教育,鼓勵商貿,離國也一片繁榮,年幼的他無處可去。只看見旁邊寫著一處招募。他也沒看內容就走了過去。
十多歲的他進了一個由當地百姓組成的隊伍。因為附近有一支來自草原的劫匪隊伍,常常打劫過往商客,這令居民們不勝其煩,衙門也繳過幾次,可那夥人馬背上長大,此次都能逃脫。於是這才有了胡劍所在的剿匪隊。
好巧不巧,這支劫匪卻又被胡劍遇上了,跟他一起進來的基本上騙吃騙喝,官府都追不上的劫匪,他們如何遇的上,正在眾人錯愕的時候胡劍已經拿著刀衝了上去,劫匪只有五人,看到這群人行動緩慢,才過來查詢一番。沒想一個孩子過來一刀就削掉了他的腦袋,其餘四人回過神來,連忙揮刀殺向眾人,雖說是支散兵隊伍,當看向那幾人拿刀衝過來也都拿了刀迎了上去。
胡劍獨斬三名劫匪的是被縣裡熟知,縣令一聽自己縣裡竟有如此猛人,馬上就要招入自己的衙門。
可他晚了一步,胡劍已經被離國軍隊收入營中。
後來的胡劍,因為勇猛過人,也常常被將軍誇讚。
而他的目標,要把整個離國北部變成一個國家,遊牧民族的爭鬥終止了。
等胡劍手握大權,已是許多年後,他勸說離皇平定北部,收復西部,離皇同意了他的意見。
後來胡劍平定遊牧民族後,給當地人們傳出一句話語,同胞相殺者,天人共誅。後來他們沒有了部落與部落,只有一個民族,統稱牧北族。
胡劍又平定了西方,離國的周圍已經沒有了禍亂,他又看向了南方的金華,這些年來,金華已經隨著鄭極的死亡而垂暮。可他與離皇的對話卻很不愉快。離皇對南下之事牴觸異常。沒有辦法,他只有聯合大臣勸說離皇。
離皇終於同意,他揮兵十八萬,劍指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