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走了有三四里之遙,覺著身倦體乏,打算要找個地方歇息,吃一杯茶才好。

抬頭往四外一望,但只見北邊是山,半山坡松林密密,隱隱射出紅光牆,乃是一座大廟。

知縣一想:"庵觀寺院,是過路的茶園,倒可以去歇息。"想罷,說:"趙升,你我到山上廟裡去找杯茶吃。

"趙升點頭,主僕二人順著山坡小路,一直往前夠奔。來至切近一看,這廟四處都是松柏,十分幽雅。

再一瞧,廟前有一座石牌樓,上面有"同參造化"四字,牌樓後面是正山門。

東西有角門,都關著山門,上面有字,上寫"敕建古蹟白魚寺",趙文輝一看,心中一動:"濟公禪師那四句話,是此事搔頭莫心急,花花太歲豈肯休?

若問殺人何處住,巧妝改扮訪白魚。莫非就是這白魚寺,也未可知。"再細看東角門外,有一股小道,不長草,想必是由東角門出入。

這才來到東角叩打門環,工夫不大,只聽裡面一聲"阿彌陀佛"把門開開,是一位小沙彌,有十八九歲,穿著半大的僧衣,白襪雲鞋,白臉膛,長的眉清目秀。

小沙彌抬頭一看,說:"二位施主來此何干?"趙文輝說:"我來這裡燒香。

"小和尚說:"施主請!"趙文輝帶領家人往裡夠奔。小和尚把門關上,頭前引路,來到了大殿引著火,趙文輝燒了一古香,磕完了頭,小沙彌說:"施主請客堂坐!

"這廟中前後是五層殿,同著趙大老爺由大殿往西,有四扇屏門,開著兩扇,關著兩扇。

一進這西跨院,是北房五間,東西配房各三間,院中極其幽雅。小和尚一打西配房簾子,知縣主僕來到屋中一看,有八仙茶桌,兩邊有椅子,條桌上擺著許多的經卷。

知縣在椅子上落座,小和尚說:"施主貴姓?"知縣說:"我姓趙,小師父,這廟裡有幾位當家的?

"小和尚說:"有我師父,有一位師叔,我們師兄弟四個,餘者就是使喚人,施主這是從哪裡來的?

"趙文輝說:"我們是從遠方來的,從此路過。"小和尚說:"是是,施主在此少坐,我去烹茶去。

"小和尚更透著玲牙利齒,說著話竟自去了。趙升見小和尚去後,他來到院中一看,北房五間,當中是穿堂,通著後面有院於,東西里面屋中垂著帶子。

趙升來到北上房,走過廳一掀東里間簾子,聞著屋中有一陣蘭麝脂粉之香。

一瞧,屋中靠北牆是一張床,掛著慢帳,屋中有梳頭桌,有鏡子,有許多婦女應用的粉缸、梳頭油瓶等類物件。

趙升一想:"怪呀,和尚廟裡哪有這些用的東西?"正在瞧著納悶,小和尚由後面倒著菜來,一見趙升在這裡偷看,小和尚說:"你做什麼來這屋裡?

"趙升說:"找瞧瞧。"小和尚說:"你別滿處混跑,我這廟裡常常有官府太太來燒香,你要撞著,怎麼得了?

"趙升說:"你們這和尚廟裡,怎麼有粉缸梳頭油瓶等物,做怎的呢?

"小和尚說:"我師父愛聞梳頭油粉味,買了為是聞的。"趙升一聽,說:"這不像話了。

"兩個人正在狡展之際,只見後面出來一個大和尚,他的身高九尺,頭大項短,披散著頭髮,打著一道金箍,紫色臉膛,一臉的怪肉橫身,粗眉大眼,身穿藍綢子僧衣,月白綢子中衣,白襪雲鞋,手拿螢刷,說:"什麼人在此喧譁?

"小和尚說:"師父,你瞧他們來燒香,就滿室裡胡跑,我攔他他不聽。

"大和尚睜眼一看,說:"又來了幾個燒香的?"小和尚說:"西配房還有一位。

"和尚哈哈大笑說:"我打算是誰?原來是縣太爺。我計算你該來了,大概你所為王勝仙之事而來。

告訴你說,那件事是我做的。"知縣一聽這句話,大吃一驚,大概今天來到廟中,凶多吉少。

不知這兇憎究是何人,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