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回 知縣公堂問口供 濟公巧斷垂金扇(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老爺開放了王全、李福,聽王雄一回真,和尚來了,知縣吩咐有請。
和尚剛一上堂,老爺一看,跟夢中見的窮和尚一般無二,知縣趕緊站起身來,抱拳拱手說:"聖僧可是靈隱濟額?
"和尚說:"老爺忘了,咱們見過,就是王全、李福不白之冤麼?"知縣說:"是是。
"趕緊吩咐人看座。和尚在旁邊落座,知縣說:"聖僧從哪裡來?"和尚說:"我是上白水猢去捉妖,由此路過。
"知縣說:"原來如此,聖借到白水湖去,紹興府知府顧國章倒跟我相好,我二人雖是屬員上司,倒是不分彼此。
聖僧要去,我給知府寫一封信。"和尚說:"好,請問你老爺一句話。
"知縣說:"聖僧有話請講。"和尚說:"老爺在這地面,為官聲名如何嚴知縣說:"本縣自己也不知道,聖僧可有耳聞怎麼樣?
"和尚說:"老爺聲氣可倒不錯,倒是兩袖清風,愛民如子。就有一件事,老爺不應當不辦。
"知縣說:"什麼事?望聖伯說明。"和尚說:"本縣內有一位生員李文龍無故休妻,老爺就不應當不辦。
"知縣張甲三一愣,說:"並沒見有這案。"和尚說:"有。"老爺立刻傳值帖二爺上堂,知縣問:"可有人在你手裡狀告李文龍麼?
"值帖的說:"沒有。"知縣又叫官代書來問:"可有人在你手裡寫呈狀,告李文龍麼?
"代書說:"沒有。"老爺又傳值日班間:"有人喊冤告李文龍麼?"值日說:"並沒有。
"知縣說:"聖僧可曾聽見?這件事叫我難辦了。吏不舉,官不究,沒人來告狀,我怎麼辦呢?
"和尚說:"有人告他。"知縣說:"誰告他?"和尚說:"我告李文龍。
"知縣說;"聖僧為何告他?"和尚說:"老爺把李文龍傳來,他要不是無故休妻,老爺拿我抓尚治罪。
李文龍不是外人,跟我是親戚。"知縣說:"是是。"立刻派工雄、李豹去傳李文龍。
且說李文龍回到家中,正自納悶,哪來的這麼一個瘋和尚爺爺呢?自己正在思想,聽外面打門,李文龍出來一看,王雄、李豹說:"李先生,有人把你告下來了。
"李文龍說:"誰把我告下來?"王雄、李豹說:"是一個窮和尚。"李文龍一聽。
立刻到裡面把鐲子、小扇墜環、字柬一併帶著,抱著孩子一同王雄、李豹來到衙門。
李文龍一上堂,見窮和尚旁邊跟知縣平起平坐,心裡說:"我這官司要輸。
"立刻口稱:"老父臺在上,生員李文龍有禮。"知縣一看,說:"李文龍你無故休妻,既是念書的人知法犯法,該當何罪?
"李文龍說:"回稟老爺臺,我休妻有因,何言無故?她犯了七出之條。
"老爺說:"有何為憑據?"李文龍:"回稟老爺,自那一日找出去給人家寫信回來,在後院內出恭,聽後門有人叫娘子開門。
我開門一把沒揪住,那人跑了,由袖口掉下手卷包,我撿起一看,是一對金墜環,情詩三首。
我一找找出金鐲、小扇,因此我將妻子鄭氏休回。老父臺請看這東西、詩句。
"立刻把墜銅、小扇、詩句呈上去。老爺一看,勃然大怒,說:"你這東西就該打,先給我打他二百戒尺。
"李文龍說:"請示老父臺明言,生員身犯何律,老父臺要打我。"知縣說:"打完了我再告訴你。
"和尚說:"老爺瞧著我,饒恕他,暫記他二百戒尺,老爺告訴他。"知縣說:"李文龍,素常你夫妻和美不和?
"李文龍說:"和美。"老爺說:"素常你妻子是賢惠人不是?"李文龍說:"素常倒賢惠。
"知縣說:"卻原來你妻子素常安分,夫妻和美,你豈不知這件事有陰人陷害,捏造離間你夫婦麼?
凡事要三思。你妻子與人私通,可是親眼得見麼?"和尚說:"老爺派差人把鄭氏、馬氏並賴子一併傳來。
"老爺立刻教王雄、李豹下去傳人。書中交代,鄭氏自從那日踉他舅母回來,第二日求他舅母去給勸說,馬氏到李文龍家去,李文龍不但不開門,把馬氏辱罵回去。
馬氏到了家一說,鄭氏哭的死去活來。馬氏說:"我也不能再去了。"吃早飯後,就來了一個老太太,有六十多歲,到馬氏屋中來一見鄭氏,這古太太就問馬氏:"這位姑娘是難呀?
"馬氏說:"這是我外甥女,給的李文龍為妻。"這老太太說:"喲,這位姑娘頭上腳下夠多好,給的就是那窮酸李文龍麼?
是怪可惜的。"馬氏說;"現在李文龍不要了,休回來了。"這老太太說:"那也好,早就該跟他散了,省得跟他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