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梁士元正在門外站立,見從正西來了一個羽士道人,站在面前:"無量佛,善戚善哉。
貧道閒遊三山,悶蹈五嶽,訪道尋仙,善觀氣色,能治吉凶。看公於這分相貌,五官端方,定是翰院①之材。
"梁士元連忙躬身施禮,說:"道爺貴姓?在哪座名山,何處洞府參修?
我要領教。"道人說:"貧道就在這正北五里之翰院:即翰林院,為古代儲備人才的所在。
遙,五仙山祥雲觀出家。我姓張名妙興,專好相法。"梁土元說:"道爺既是好相法,奉求給我看看。
"老道一聽,正中心懷。他此來原岡地遊方回廟,見圍牆已倒,大殿失修。
張妙興就說他師弟劉妙通,不知化緣修廟,盡在家中吃飯。劉妙通說:"我不能化緣了。
如今雲蘭鎮梁善人概不書緣,家中立了粥廠,竟賑濟我們這一方窮人。
也是道門中人自己壞事,前者有一位道門中朋友,在梁善人那裡化了一百兩紋銀,說是修佛殿,後來不修佛殿,他把一百兩紋銀全皆在煙花院中嫖了,被梁員外看見他從煙花院出來。
老員外因此不施捨僧道,我還往哪裡化緣?"張鈔興說:"好,我要化不了梁善人,我給你磕頭,明天我去。
"故此今日他來到這裡,見公子梁土元在門首站立。他眉頭一皺,計上心頭,過來一相面,見公子問他,張鈔興要施五鬼針頭法,七箭鎖陽喉惡化。
張妙興他先拉過公子的手來,說:"公子這分相貌,是上等相法,看尊像眉清目秀,生在詩書門第,禮樂人家,祖上根基不薄,真乃是石中之美玉,花中之丹桂。
此時不但浮水遊香,定然科甲有準。此時官星未露,遇而不遇,達而不達,好比衝雲之鳥,落在荊棘之內;吞舟之魚,臨於汙地之間。
未得三江之水,焉能脫鱗為龍?公子把生辰八字說明,我給細細掐算。
"梁土元把自己生辰八字全說明白,惡追記住,暗中掐決唸咒,照定梁士元,冷不防一堂!
三魄勾去一魂,七魄勾去二魂。梁士元一愕,反身倒下。老道自己回廟中,叫師弟用乾草綁一個草人,用硃筆寫了生辰八字,用七個新針,把草人之心針住。
劉妙通是個忠厚之人,見他這樣行為,問他所害之人是誰。張妙興說:"你不要胡說,我這不叫害人,我要惡化梁員外。
"從此每日往雲蘭鎮上走走。書中交代,那梁士元自老道走後,家人出來一看,公子爺倒在門外,立刻叫同事之人,把梁士元抬至內院上房。
梁員外一聽,嚇的驚魂千里。自己六十多歲,就是這一個孩子,倘有不測,那還了得!
連忙派人請高明先生來,就給兒子治病。把先生請來一看,都說:"是失去魂魄,吃藥不效。
"急的老員外求神禱告上天,許了大願。一連兩天,並不見好。這天早晨,梁善人站在門首,看那討粥之人,來的不少。
他自己本是煩悶,只見從南來了一個婦人,頭裡跑著三個小子,都有十一二歲,後面跟著兩個小子,也有七八歲,背後扛著一個男孩,有三四歲,懷中抱定一子,也有一兩歲。
梁員外一看,說:"哎呀,這個婦人把街坊孩兒全帶來了。來人把那位娘子請過來。
"家人過去說:"娘子,我家員外有請。"那個婦人過來,慢慢先把孩兒都放下,然後叩頭:"惟願員外三多九如,多福多壽多兒女,福壽綿長。
"梁員外問;"這幾孩兒,都是你家的嗎?"那婦人說:"我姓趙,只因丈夫在外貿易未歸,我這幾個孩兒幼小,人口甚重,又過這樣荒年,故此我來這裡討一分粥,我一家人也好活命。
"梁員外吩咐家人:"取十吊錢賞給這幾個小孩兒。"那婦人叩頭謝了,拿錢去了。
老員外自己一想,方才那個婦人,雖然突,現有七個孩兒,久後要是長大之時,倒是造化。
我雖有百萬之富,這一個兒,如今病的這樣兒。我看人生世上,大概也是命中所定,該當無子,苦求神佛也是徒然。
正是思前想後,只見正西來了一個老道,穿青色褂,面如刃鐵一般,一部連鬢落腮鬍子,背後欹插寶劍,口中說:"無量佛,善哉善哉。
貧道閒遊三山、,悶踏五嶽,永未見過這樣房煞!這房犯五鬼飛廉煞,家中不利小口,主於有惡病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