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高國泰撿起來伸手一看,原來是兩匹緞子。藉著皓月當空,開啟一看,上面有興隆緞店四字。

李四明說:"那兩匹緞子,還不是咱們本地餘杭縣的字號。我們餘杭縣有兩家綢緞店,字號是天成永順。

這興隆緞店不知在哪裡?"滴國泰說:"咱們在這裡站著,等等有人來找好給他。

要是本人丟得起,還不要緊,倘如是家人替主人辦事,一丟了,可就有性命之憂。

"那二人在此等候多時,不見有人來找。李四明說:"天也不早了,你我回去罷。

待明日有人找,說對了,就給他;沒人找,我們四門貼起告白,也不算瞞昧這東西。

"高國泰說:"我今天理該去見見王成奎。我拿錢出來買東西,並換銀子,他還待我回去吃酒。

我因為丟了銀子,才要尋死。今我不回去,恐其他多疑。"李四明說;"兄長先同找回家,然後再派家人去給他送信,明天你我弟兄再回拜。

"說著話,兩個人向前走。來到西門李四明的住宅門首,大門虛掩,推門進去。

高國泰見二門外有西房三間,屋中燈光閃灼。高國泰說:"今天天已晚了,明天我再至裡面,我們就在這屋中坐"罷。

"李四明說:"這三間房,被我租出去,我倒可不要房錢。因為我常不在家,再挖一家街坊,彼此皆有照應了。

"高國泰點頭,來至二門叫門,裡面出來一個婆子,開了門一看:"大爺回來了。

"李四明說:"你進去告訴你主母,就提我思兄高國泰來了。"老媽進去不多時,聽裡面說:"有請。

"二人才來至裡面上房,見屋中倒也乾淨。裡面何氏出來,見了高國泰行完了禮。

李四明告訴婆子:"給收拾幾樣菜,我們弟兄兩個,到東配房去吃酒。

"兩個人來至東配房,在燈光之下,又把兩匹緞子開啟一看。李四明說:"兩匹緞子倒是真真寶藍的顏色,只不知這興隆緞店的字號在哪裡?

明天咱們四門貼上告白條,要有人來找,說對了就把他。沒人找,合該你我每人做一件袍子穿。

"高國泰說:"是,明日賢弟你要帶我去謝那王成壁大哥。若不是他救了我,我早已在九泉之下。

那位朋友倒是一位忠正誠信之人,駕實仁厚,大有君子之風,同我一見如故,我心中甚為感念,良友頗不易得。

"李四明說:"好,明日我同兄長去見見那個朋友。"二人吃完酒,安息,一夜無話。

次日天明起來,二人淨面吃茶,只聽外面有人叫道:"李四明,你家住著一位高國泰嗎?

"連聲叩門。二人站起來,到了外面,門開了一看,門口站兩個頭役,帶著四個夥計,頭戴青布英翎帽,身穿青布襯衫,腰釦皮廷帶,足下穿著窄腰快靴,個個手拿鐵尺木棍。

這兩個頭兒,一位叫金陵壽;一位叫董世昌。一見高國泰道:"朋友,你姓高叫國泰罷?

"高國泰說:"不鋁,二位怎樣呢?"那頭兒一抖鐵鎖,把高國泰鎖上。

李四明走來一攔,把李四明也鎖上了,拉住說:"進院搜贓。"到裡院各屋一找,由東屬找出那兩匹緞子來。

李四明二人問:"頭兒,你二人因什麼事,把我二人鎖上?"金頭說:"這裡有一張票子,是我們本縣老爺派我們來急速拘鎖,我二人無故也不敢誤鎖良民,誣良擔不了。

你二人作的事,自己也知道,尚來問我們嗎?"那些頭役說:"拉著走,休要多說。

到了衙門,你們就知道7。"立刻拉著二人,抱了二匹緞子,到了縣衙班房之中坐下。

此時老爺迎宮接差未回,候至日色西斜之時,老爺方回衙署之內,立刻傳伺候升堂。

三班人役喊堂威,站班伺候。壯班,管的是護堂施威;皂班,管的是排簡打點;快班,管的是行籤叫票,捕盜捉賊。

三班各有所司之事。老爺姓武名兆奎,乃是科甲出頭役:即公人。身,自到任以來,斷事如神,兩袖清風,愛民如子,真正治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今日升堂,吩咐:誅,帶差事!"只聽下面有人說:"殷家渡搶奪緞店,明火執仗,刀傷事主,搶緞子五十匹,銀子一千兩,賊首高國泰,窩主李四明拿到。

""哦。"兩旁一喊堂威,立刻帶上高國泰、李四明。二人跪下,口稱:"老爺在上,生員高國泰叩頭。

""小的李四明叩首。"老爺在上面一看,只見高國泰文質彬彬,品貌端正,五官清秀,面不帶凶煞之氣,途問道:"高國泰,汝等在殷家渡搶奪緞店,明火執仗,同夥共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