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屍山血海(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在雙方進行接觸戰之前,周軍先體驗了一把“咫尺天涯”的可怕感覺:
雙方戰陣只隔二十米左右,但是,距離壽州城頭最低一米,最高兩米的落差成為周軍一時難以逾越的鴻溝:只要有人敢在攻城車陣後露頭,城頭上的小型投石機、弩車和弓箭手立刻組成立體阻擊網,掛著即傷,撞著至少重傷。
趙匡胤不服氣,頂著兩個大盾嘗試著露出一次身體,立刻被石頭、弩箭狠狠撞了回來,氣得退回來後將盾牌摔到土袋上,恨恨罵道:“壽州城頭才多大,哪裡來的這麼多石頭箭矢,。”
城頭上,林楓一面好整以暇地指揮著士兵將滑輪從城下吊上來的石頭、箭矢運送到投石機和弩車處,一面仔細觀察敵營的動靜。
李谷親自跑到攻城車陣後觀察了一會兒,知道現在硬拼就是讓士兵們送死,只得吩咐士兵繼續採取笨方法,透過土龍繼續墊高坡道,但因為失去了斜度,效果不佳,只得轉向兩側的攻城樓拋擲,但因為距離偏遠,只得用極小的土包投擲,進度頗慢。
李谷又吩咐從後方調來兩架小型投石機,結果剛剛砸出去兩個土包,就被城頭上的投石機追蹤到位置,來了一個連續定點攻擊,迅速將兩架投石機砸壞了,氣得周兵破口大罵的同時,也對壽州軍可以隨意調整投石機射程的事實益發心寒。
不過,再犀利的攻擊也有鬆懈的時候,直到當夜子時時分,攻城坡道已基本上完成,只是在臨近城頭處還有兩米寬、一米深的坑道未填,周軍士氣更盛,歡呼聲不斷,鼓聲不斷,一堆堆的篝火點了起來,拿出了準備連夜攻擊的架勢。
城頭上,林楓拿著望遠鏡觀察了半天,轉頭卻說今晚上敵軍不會有正式攻擊,吩咐大家輪流休息。
果然,吆喝了一大陣的周軍見城頭上平靜如常,也就慢慢收了力氣,回營休息了。
十一月二十七日凌晨,天剛擦擦亮,周軍已經在寒冷陰沉的晨色中列陣完畢,首批攻城的精銳士兵透過“安全通道”運動至攻城車陣後方,不過,當趙匡胤身先士卒探身觀察坡道情況時,卻發現坡道上方結了一層薄薄的冰,不用說,這是壽州守軍趁夜潑上的水。
趙匡胤罵了幾聲,從旁邊土袋上抽了兩根草繩,在自己的靴子上纏了幾道,並用力勒緊,一轉手,又抽出了兩道草繩,順手遞給了旁邊右側一名年輕幹練的禁軍,示意他也將腳纏上用來防滑。
那名年輕的禁軍感激地點頭答謝:“謝謝趙將軍。”低頭將鞋捆緊了。
趙匡胤笑著拍拍禁軍的肩膀,問道:“兄弟怎麼稱呼。”
“不敢,回趙將軍,小的叫楊光義,東京人。”那名禁軍有點受寵若驚地回道。
“你跟我的兄弟一個名啊,都叫光義,不過,他現在還是上房揭瓦的搗蛋年紀呢。”趙匡胤微微板臉輕斥,轉眼又笑著對身邊的幾名禁軍笑道,“咱們幾個能夠一起攻城,已經是生死兄弟,這哪兒有什麼將軍,以後不嫌棄的話,你們都可以叫我趙兄,趙弟,或者叫我匡胤也行。
“謝謝趙將軍。”包括楊光義在內,幾名禁軍齊聲笑著回道。
趙匡胤不由地搖頭笑了,看著大家都已經纏好了腳,直起了身,輕聲吩咐道:“大家記住了,永遠記得要用大盾護住自己,一旦進攻不順,就撤回,不要無謂硬拼。”
楊光義等人一齊點頭。
趙匡胤再細看一遍身邊的五名禁軍,左手拎盾,右手用力抓住了身後厚重木板的一個把手,輕吼道:“兄弟們,走啦,咱們將是第一撥衝上城頭的英雄。”
六個人一起用力,將兩百多斤重的“工”字形木板抬了起來。
這塊奇形怪狀的木板從攻城車陣上方升起的一瞬間,立即成為重點攻擊的物件,但是,厚近三十厘米的溼木板成功擋住了城頭各個方向的凌厲攻擊。
雖然石彈、弩箭如雨而至,但是趙匡胤六個人低聲喊著號子,緩慢而堅定地推動著“工”字板向前移動。
近了,近了。
趙匡胤透過木板上的一個小洞看到城牆已經近在咫只,立刻大聲吼道:“預備,,放,護。”
已經砸得滿是坑痕,扎得全身箭弩的“工”字板立刻重重落下,上面的一頭成功搭在了雉牒上,發出一聲巨響,正好將城頭處的坑道給填補上了。
“工”字板剛剛落下的一瞬間,趙匡胤大盾護身,順著傾斜的木板狂衝而上,直撲城頭。
隨著“咣”的巨響聲,坡道後方由大型盾牌組成的突前隊伍也猛然加速,向著城頭衝來。
肉搏戰開始了。
趙匡胤如狼似虎,和身撲入了壽州守軍當中,盾牌連撞,將面前的長槍一一撞開,剛抽出的鋼刀覷空猛捅,卻接連被人架住了。
趙匡胤身形一定,與緊隨其後的楊光義背靠背站住,方才得空迅速觀察一下眼前的局勢,發現壽州城頭上根本不如自己想像中的,一點慌亂的味道都沒有:坡道正對的這一面,外城牆處有兩排弓弩手,其後是兩人一組的戰鬥小隊衛護他們,而自己面對的三人一隊的戰鬥小隊,在南北兩個方向,依次是長槍陣、箭陣、刀斧陣,最後幾排則是身高異於常人的壯漢,全身只剩下一雙眼睛露在外面,右肩頭整齊地露著粗粗的刀柄,應該就是讓大家聞風喪膽的陌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