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大唐第一辯論賽(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別拜來拜去的。我也曾自負文采,但自從謙那裡看了林議郎大作後,慚愧難當,看來,我也得學韓熙載,見林議郎而退避三舍啊。”
林楓大窘,想不到這“三不談”這麼快就傳到了宮中,只得苦笑揖道:“文章詩詞終是小道,灑脫人生方是大道。林楓對燕王殿下也是仰慕已久啊。”
“好,這話我愛聽,不能像我的兩位老哥,成天只知道國家來國家去的,多悶啊。以後,咱倆多交流啊,你有了新的詞作,一定得送我一份啊。”李景遷滿臉歡喜,拉住林楓走向了一直坐在凳子上未起身的那名華服青年。
不用說,這位一定是李煜的五哥——燕王李弘冀啦。在林楓的歷史印象當中,李弘冀脾氣暴烈,但也頗具一些軍事才能。而面前的這個青年十八歲左右,面相剛毅,嘴角緊抿,似有似無地掛著一絲冷笑。
“林楓拜見燕王殿下。”林楓搶先拜了下去。
“請起。”李弘冀是一個心裡存不住事兒的人,這林楓幫了老五,一定意義上就是自己的對頭,自然也沒有好臉色,只是淡淡地回道。
“謝燕王殿下。”林楓做足了禮數,平靜起身。我一切均是為公,說到底是為了你李家的江山,你若非要把我當敵人,我也沒有什麼好畏懼的。
這時,李煜走上前來,拱手道:“見過林先生。”
“林楓實不敢當,拜見鄭王殿下。”林楓不敢託大,又要拜下去,卻被李璟拉住了,“今日非上朝之日,不必多禮。我們且先小議強國三疏,明日正式商議。”
終於要開始了。林楓也精神一振,立刻決定趁機徹底堅定一下這些李家骨幹變革的決心。
“陛下,其實,強國三疏在微臣看來,只類似一個藥引,一塊劣磚。”面對著已經落座的李家精英,林楓站得筆直,平靜述來。
“此話怎講?”李景遂饒有興致地看著林楓。
“自古以來,煎藥不可無藥引,又復有拋磚引玉之說。微臣上書的強國三疏僅為一己之見,頂多可以算作激發天下大才有志之士淵博能力的藥引子,而與諸位熟悉大唐實情的王爺胸中之金玉相比,頂多也只是一塊先丟擲來的劣磚而已。”林楓娓娓道來。
這馬屁拍得好!幾個人頓時激起了興趣,就連李弘冀也不禁挺直了身體,此人言行、思路實在難以捉摸啊。
“相比於強國三疏的順利透過,我大唐朝野上下全體精英的精神覺醒和戳力以赴更為重要。微臣提議進行辯論賽,就是希望在爭辯中求同存異,團結凝力。”林楓繼續說道。
“愛卿言之有理。請繼續講來。”李璟大感興趣,追問道。
“陛下,請恕微臣失禮。微臣斗膽,欲先給各位王爺做一下天下大勢推演。”林楓依然想帶著這些決策者走上自己的思路和軌道。
推演?幾個人頓時瞪大了眼睛,李景遂主管天下兵馬,熟悉天下輿圖,立即吩咐旁邊的侍衛去取天下圖經。
不一會兒,一副巨大的天下圖經就在德政殿張掛起來,林楓一眼看去,就不禁輕嘆一聲。這圖經除了江南地帶較為詳細外,其他地方均十分簡單,北方界至長城之後,圖上只有兩三個紅點;其他皆是一片空白;西方則好多還是延續前唐的開元時期的舊稱;南方過了南漢後,也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一張地圖儘可顯出,這大唐可不比彼大唐,進取之心可謂天壤之別啊。南唐雖號稱繼唐朝之衣缽,但盛唐拓疆域於四方,振軍威於八荒,那氣吞天下的氣勢看來這南唐並沒有繼承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