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日月所照,皆為漢土(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唐的百姓們是世界上最勤勞、最可愛、最堅強、最勇敢的百姓,有了可以果腹的糧食,他們擦乾眼淚,掩埋親人子弟的屍體,在各級官員的組織下,來到重新分配給自己的土地上,開始夏種,雖然過了春種的時節,但是能在冬天前搶出一點收穫也是好的。
朝廷也派出了大量的農用機械,甚至於從皇帝到各級大臣以及富商們的私人汽車等等,也都被簡單的改造成農用機車,幫助百姓們重新開墾土地、提高耕種的效率。
這樣一來呢,這次經濟危機所引發的最大危險:糧荒,大概只用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
源源不斷的外來糧食、地裡已經開始發芽的新苗,賦予了這個龐大帝國迎接明天的希望。
而與此同時,在百姓們視線以外,一個新的問題擺上朝堂:外派的將軍們,似乎有點尾大不掉的意思了。
出征朝鮮的大唐宗室一位郡王,上表請封朝鮮親王爵,說是朝鮮初定,民心不穩,需要重臣坐鎮、非親王不足以安民云云。
出征安南的一位勳貴上表請封安南王爵,說辭差不多,意思很明顯。
出征東瀛、西域、大食、南陽以及世界各地的將軍勳貴們,十之八九也都紛紛上表,給朝廷面子的就說什麼民心不穩,暫時無法班師回朝亂遭的,膽子大一些的就直接請封侯爵、公爵乃至王爵。
這……
皇帝大臣們震怒!
但是震怒完了呢,冷靜下來一想:這事真的不太好辦。
現在兵在人家手裡,權力在人家手裡,地盤也在人家手裡,你一道旨意下去,人不聽,你怎麼辦?派國內的大軍征討?可是大唐軍隊十之八九都在外面,留在國內的或許能征討一路,卻不能對付全部。
所以有人提出乾脆同意這些人的請求,給彼此留一點顏面。
畢竟,大唐對外的國策是:四方蠻夷敢稱兵者皆斬,而不是:四方唐人敢稱兵者皆斬。
大家都是炎黃子孫這且不提,那些領兵在外的,不是皇親國戚,就是勳貴大將,哪一個不是和朝堂上的皇帝大臣血脈相連,打斷骨頭連著筋的?
與其大家撕破臉,搞得你死我活,回頭人家宣佈獨立,還不如就鬧個表面和平。
等國內恢復了元氣,其他的事情慢慢再說唄。
再說,你就算死活不同意又能咋?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漢獻帝就同意了麼?或者說劉備在乎他同不同意麼?
在這種中庸思想的推動下,當然最重要的是國內極其虛弱的情況下,一道道封爵的聖旨被髮了出去,而之後,一道道謝恩的摺子也返了回來,隨之而來的則是大批的糧草物資……將軍勳貴們野心是有的,但是也沒忘了自己的根本任務:給國內搞糧食搞物資。
當然了,這種大規模運送物資回國的行為,大概在一年多以後就停止了,因為國內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最新一批的而糧食已經成熟,糧荒徹底被解決了。
如果還像以前一樣啥好東西都給國內送過去,回頭挨收拾的就是自己了……外派將軍們算盤打得很清楚,國內百姓如果因為缺量餓死,那是自己的罪過,百死不贖,但如果國內緩過來之後,還繼續送物資糧草,回頭自己這邊被朝廷以叛臣名義捉了回去,那就是自己蠢了。
就這樣,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這個世界的政局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大唐一家獨大、其他蠻夷辛苦求存的局面,變成了大唐為宗主國、舉世唐人為藩國,幾乎全世界都變成了大唐的國土……至少大唐皇帝名義上已經統一了全世界。
朝廷現在封出去的王爵、公爵已經有超過四百人,而且數量每天都會上漲,根據最新的訊息,一位遠征美洲的將軍上表請封美洲王……
這種變化,讓一直關注著局勢的張落雨和蓉兒目瞪口呆……
“歷史的走向現在完全把握不了啊……到底會發展成什麼樣子?真是令人期待啊……”
張落雨現在終於擺脫了苦嗶的日子,舒服的躺在躺椅上,喃喃自語。
一年多了嘛,新的糧食早已經成熟,國內的糧荒現在已經徹底被解決了,藥材鋪也能就近找到貨源了,不用他辛辛苦苦的自己跑去採藥了……
而蓉兒也終於吃完了乾醋,不再折騰他了,反而可能因為醋勁過去,覺得有點對不起他,這次對他倒是萬分溫柔。
只見端著親手做的滷肉飯過來給張落雨,一大碗米飯,上面鋪著一層厚厚的五花滷肉,旁邊還有鹽水煮好的菠菜、幾樣精緻的小鹹菜,色香味俱全,看起來就十分有胃口。
“之前不是就說了麼,不管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都是好的變化……現在大唐派出去的這些軍隊,把全世界都佔領了,那是不是意味著,整個世界都是唐人,但是分居各地……而且隨著他們的擴散,現有的科學技術以及思想也會跟著擴散……那若干年後……”
“我分析可能有兩種情況。”
張落雨往嘴裡塞了一大口滷肉飯,還帶了一根菠菜,大嚼幾口嚥下去,開始分析:
“第一種情況呢,就慢慢發展到類似主世界的那種雛形,然後被主世界吸收,這樣一來,主世界差不多能回個本,最起碼當初創造這個大唐小世界的能量應該能收回去吧?”
“第二種情況就是爆發世界大戰,什麼歐洲美洲亞洲的唐人打成一團,然後出現新的變化……可能慢慢的也會形成類似主世界那種格局……但是這種世界大戰就相當於大唐人的內戰……所以結果還真不好說。”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接下來要不要插手?”蓉兒鄭重的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