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得新將軍此時則瞪圓了眼睛。

自從郭濤被圍,劉得新臉上的汗就開始往下流。郭濤從來就沒有與江湖高手們搏命廝殺的經驗——這一點,劉得新比誰都清楚。

在劉得新將軍的心裡,好兄弟郭濤實際上就是一隻剛出道的菜鳥,邊邊角角地幫幫忙可以,但卻沒能力力挽危局。

如今,郭濤陷身危局之中,以一敵三,而且,對方的三人明明白白都是武林高手,郭濤的生死似乎只是在呼吸之間。

劉得新將軍不顧一切地向城上的郭濤大叫:“兄弟,快撤!好兄弟,你快跳下來呀!••••••。”

而菜鳥郭濤此刻卻已經全身心地投入了這場搏命之中,只要有一點兒疏忽走神,那他立刻就將會橫屍當場。所以,郭濤根本就聽不到城下的喊叫聲。

另外,即使聽到了,郭濤也沒有能力全身而退。更何況郭濤根本上就沒有退意——如果一無所獲兩手空空地回去,那郭濤將如何地面對劉得新將軍?

即使是菜鳥,郭濤也是一隻要面子的菜鳥。

郭濤其人還有點兒一根筋,他渾身的傲骨也絕不會允許自己棄諾逃命。

眼看著郭濤在死局之中掙扎,劉得新將軍瞪圓的眼睛似乎就要噴出了火來。

猛然間,劉得新又見城樓的飛簷之上忽然之間就多了一團新綠,綠影隨即就裹著一縷寒光凌空疾射郭濤。

劉得新將軍連連跺腳,方寸大亂——這裡是錫蘭山,來的只能是冤家對頭。

郭濤已然命在頃刻,若再增強敵,就真的沒有一點兒活路了。

劉得新無助的眼神看向了鄭和,眼神裡是滿滿地無奈與祈求。

而一直在默默地凝神觀戰的鄭和的白袍袍腳已經無風而動。

本來,聖使節鄭和始終在眯著眼睛觀戰。

天朝聖使節鄭和一直都認為,人的潛力是無窮的,但都是在決死之時才會被真正地逼出來。

郭濤在三大強敵的圍攻之下,雖然極其慌亂狼狽,但是,他總是能在最後關頭匪夷所思地避開對方的致命殺傷,似乎是潛力無窮.

於是,鄭和決定再看一看。

現在,又增強敵,所以,聖使節鄭和決意立即出手。

但是,城頭上的戰局卻在此時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郭濤躍起六尺,避開了忍侍衛的快刀,順勢揮拳下擊,鐵拳拳影一化為五,正是一式“五雷轟頂”,鑿向四忍。四忍翻身滑開。郭濤右腿點地,左腳已一閃彈出 ,使出了半式“雷電交加”,怒侍衛順勢後退五尺。

此刻,郭濤的背後已經露出了空門。二奇乘虛而入,左掌似輕實重,襲向郭濤的後背。這一掌看似虛飄,實則足以碎碑裂石。

就在這決定生死之時,一柄彎刀了無聲息地划向二奇的頸側。

奇侍衛眼角的餘光發覺了這要命的一刀,他匆忙間變招疾閃,但為時已晚,急切間,二奇只躲開了脖子,肩背處卻被劃開了一道一尺多長的口子,鮮血立刻噴濺而出。

二奇臉色慘白,連連後退,終於退出了戰圈。

綠衣人偷襲得手,動作更加地敏捷,彎刀劃傷了奇侍衛,立刻便抹向了退而復進的四忍。

快刀對彎刀,雙方即刻就開始了性命相搏。

到了此時,郭濤壓力驟減,才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二奇重傷而退,四忍遇敵糾纏,但是,怒侍衛毫不氣餒。暴喝聲中,三怒中宮直進,盡全力揮出一拳,拳勢剛猛雄渾,正是他的成名絕技“無懈可擊”。

這是決定勝負的一招。

大喝聲中,郭濤不退不避反而迎上半步,他的左掌虛畫成圓,右拳自圓心正直突出,卻是一式完整的“雷破洛鍾”。

這也是至陽至剛的一拳。

兩人以陽剛對陽剛,一拳之下,勝負立判。

兩拳相擊,先是一聲大響,接著便是一聲悶哼,怒侍衛右臂臂骨寸寸折斷,從城頭上一頭栽入了城裡。

本來,忍侍衛的快刀刀法在綠衣人之上,雙方以快打快,刀刀致命,只要一點疏忽,隨時都有喪命的可能。

十數刀之後,忍侍衛就已經佔盡了上風。而綠衣人則在苦苦地支撐,每到危機之時,只能以同歸於盡的打法保命。

但只是一回頭的工夫,郭濤就已經挫敗了怒侍衛,正向忍侍衛這邊兒望了過來。

忍侍衛頓時心慌意亂,亂了手腳。他只是一疏神,竟然被綠衣人連連得手 ,左肩右臂胸腹之間連中三刀,刀傷痛徹心脾。四忍心知求勝無望,保命要緊,後退之中,忽然一轉身,連續幾個縱躍跳下城頭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