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禿鷹的雙翅(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搶劫事業上,這也是卡蘭第一次提出了異議,宰相大人很小心,還沒有利令智昏。
亞烈苦奈國王陛下、阿里大將軍兩人驚奇地看著卡蘭宰相,同時都想到:“怎麼鄭和剛到,卡蘭宰相就變成了大善人呢?”
大將軍阿里見卡蘭宰相不支援搶劫寶船,擔心國王陛下也會因此而改變主意,那麼,他的一切想法就都泡湯了。
可動嘴大將軍又不是卡蘭宰相的對手,於是,阿里大將軍只能把渴求的目光轉向了亞烈苦奈國王陛下。
亞烈苦奈畢竟是一國之尊——貴為國王,他不會輕易地就改變自己的決定,他也不會被任何人隨便左右。
此時,亞烈苦奈國王見智囊宰相反對下手搶劫寶船。所以,國王陛下沉思了許久之後才說道:“卡蘭說的的確是有道理,動鄭和寶船,的確是風險巨大。
但是,此刻,我們就決定放鄭和過去,這個決定還是倉促了一點兒。
我認為,鄭和水師剷除了陳守義,那是必然的。
陳守義終究只是個海盜。雖然,從表面上看起來,海盜之王陳守義夠強大,夠猖狂,但實際上,陳守義根基淺薄,實力有限,他很脆弱,他所有的強大都只是表面上的。
如果,鄭和連一夥海盜都不能剿除,那他憑什麼來到西洋各國耀武揚威?
我們錫蘭山王國是一個已有數百年根基的國家,我們的實力也遠遠不是根淺力薄的陳守義所能夠比較的。
鄭和水師肯定沒有足夠的實力滅亡根深柢固的錫蘭山王國。”
說到了這裡,亞烈苦奈國王看了看智囊卡蘭。然後,他忽然提高了聲音說道:“無論鄭和的武功如何地了不起,智慧如何地冠絕天下,但他也畢竟只是一個人。
無論大明水師如何地善戰,但其能力終究也有限。他們是水師,他們的長處是在海上作戰。但如今是在陸上,是在我們錫蘭山王國的陸地上爭鋒。
如果我們盡起傾國之兵,那麼,究竟鹿死誰手,我看,很難確定!
宰相大人,您說呢?”
言至此處,亞烈苦奈用盛氣凌人的眼神看著智囊卡蘭,卡蘭在低頭沉思。
國王陛下背轉身,不再面對兩位心腹,他從容不迫地繼續說下去:“我考慮,這一戰,最後只能出現兩種結果。
第一種:如果勝了,那麼,我們全取鄭和寶船。
第二種:即使敗了,結果也只能是鄭和水師離開錫蘭山王國,繼續他們下西洋的旅程罷了。
我相信,鄭和一定沒有能力將錫蘭山王國裝船運走。而我們最大的損失不過就是一些兵卒而已。
再則,錫蘭山王國距離中國十餘萬里,無論鄭和水師的戰鬥能力如何地強大,說到底,也只不過是不可持久的無源之水。
離開了國家的支撐,他們已經不可能持續地有大的作為。剿滅了陳守義,鄭和水師也一定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現在或許就是鄭和水師最虛弱的時候。
此時不取鄭和寶船,我們還要等什麼樣的時機呢?
所以,我的決心不變,我們必取鄭和寶船。
本王相信,如果我們憑藉神算宰相大人的智慧,再加上大將軍阿里的武力,那麼,鄭和水師這一次一定會在劫難逃。”
說完話後,亞烈苦奈國王不再去看兩位心腹干將,而是站到了窗前。
國王陛下一向很高傲,他自信卡蘭不會對抗自己的提議。亞烈苦奈望著窗外黑沉沉的夜色,開始了安心的等待。
果然,過了很久之後,卡蘭宰相在亞烈苦奈國王背後躬身行禮。禮畢,對著國王陛下的背影,宰相大人說道:“陛下,您無比英明!您說服了我,我決定遵從您偉大的決定。”
至此,阿里大將軍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亞烈苦奈國王見智囊卡蘭轉而支援自己,也很滿意。雖然,他早就料到了會是這樣的結果。
三人連夜議定,從天明開始,阿里大將軍立即調集軍隊,將錫蘭山王國全國的可調之兵全部集中,做好動手的一切準備。
當然,調兵行動一定要嚴守秘密,悄悄地進行,千萬不要驚動各國的使節和商旅們,嚴防有人給鄭和通風報信。
宰相卡蘭則開始收集關於大明水師的一切訊息,包括艦隊有多少人,有多少戰將,有多少可戰之兵,在別羅麗港的佈防情況,以及鄭和水師計劃在什麼時候離開錫蘭山王國等等,越詳細越好。
神算卡蘭負責選準最佳時機之後,阿里大將軍就會率眾在別羅麗半島上一鼓作氣全殲鄭和水師,奪取鄭和寶船。
亞烈苦奈國王陛下最後滿意地看著兩位幹才笑眯眯地感嘆道:“二位,我倒要看看,等到我滅亡了鄭和水師,得到了鄭和寶船之後,遠在天邊的東方聖皇帝朱瞻基陛下能把我怎麼樣!”
國王陛下說完,三人就開始哈哈大笑。
笑爽了之後,亞烈苦奈國王隨即吩咐兩位干將立刻就回去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