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王景弘副使很清閒,很舒服,而使節鄭和卻很緊張,很忙碌。這個世上總是這樣,有忙有閒。

王景弘副使、亞烈苦奈國王等人剛離開別羅麗港,大明天朝聖使節鄭和便與大明水師的主要將領們登上了港口前的一座小山。

憑高下望,整個別羅麗港的一切便盡收眼底。

這是一座狹長的半島,形狀就如同一隻口小肚子大的花瓶探入了蔚藍色的大海。

半島東西長約十餘里,南北寬約四五里,瓶頸部位最狹隘之處寬不過二里。半島前有一條東西方向的大路在山巒之間盤旋伸展通達錫蘭山王國王城。

大路的起點,也就是半島的瓶口處地勢平緩,但地形過於狹窄,使優勢的兵力不能夠充分地展開。顯然,對於進攻方來說,這裡不是個好戰場。

天朝聖使節鄭和對別羅麗港的地形十分滿意。

鄭和認為,這座港口的地勢地形易守難攻。亞烈苦奈國王不打寶船的主意最好,如果亞烈苦奈利令智昏,真的被豬油蒙了心,喝酒上了頭,那麼,本使節保證你偷雞不成,還要蝕把米。

就在小山的山頂上,使節鄭和指點著港口的地形地勢開始分派諸將軍。

首先,天朝聖使節鄭和命令張勁楓將軍率部扼守半島最狹窄的頸部,防線要稍稍靠後,給兩側港灣之中的火炮支援預留下空間。

張勁楓將軍在榜葛刺王國剿匪之戰中窩了一肚子火。

剿匪之戰中,大明水師傷亡士卒的三分之二都是張部士兵,而且,裨將李明陣亡。李明是大明水師在那一戰之中陣亡的唯一一位將軍。

目前,張勁楓部實力不足。

基於這個原因,聖使節鄭和立即調撥了三百名火槍手、五百名弓箭手加強張部,而且,又交給了張勁楓將軍將軍四百顆地雷。

地雷是錦衣衛南鎮撫司衙門新開發出來的一種火器。

它的構造很簡單,就是在罈子裡分別裝上火藥和數十顆石子,然後,匯出引線,用蠟將壇口封嚴。如需加大距離,可以以竹管導引引線防潮。引爆時,點燃引線即可。當然,地雷也有缺點,它的缺點是隻能用於防守。

那時候,天朝聖使節鄭和正在南京籌備第七次下西洋事宜。聽身邊的錦衣衛談及此物之後,他就親自去了趟鎮撫司衙門,要來了五百顆。今天,正好派上了用場。

大明天朝聖使節鄭和厲聲命令張勁楓將軍:“張勁楓,我命令你部堅決拒來犯之敵於別羅麗半島之前!

如果後退半步,提頭來見!”

張勁楓上前接令。但鄭和立刻又補充了一句話:“我最後再說一句,剛而無忍,不可為將!”

張勁楓將軍一怔之後,接令便行,隨即領兵上岸紮營。

為了加強防衛,張勁楓將軍指揮士兵們用了整整一日一夜的時間在瓶頸部位挖了一道四丈寬、足丈深的深溝,連夜就架設起了吊橋。

當然,張勁楓將軍現在還想不到,不久之後,這條深溝里居然填滿了敵軍的屍體。

使節鄭和又命令劉賢聚將軍、楊節將軍各率十艘炮船、十艘戰船列陣於張部左右兩側的海灣中,增調火槍手、弓箭手給二將。

假如有人進攻張勁楓部,那麼,劉、楊二將軍將於左右側翼予來犯之敵以遠距離殺傷,從而減輕正面張勁楓部的壓力。

至於海上,也不可不防。

天朝聖使節鄭和命令武再興參將率領杜睿將軍、張敏將軍各率所部戰船陣列於海上,予來犯之敵以堅決的打擊。

大明天朝聖使節鄭和則統帥其餘諸將軍鎮守中軍,隨時準備支援各個方向。

大明水師各位將軍立刻按將令行事,開始了緊鑼密鼓地佈置。

隨著各部官兵進抵指定位置,別羅麗港的防務漸漸完備。

大明天朝聖使節鄭和本人估計,如果港口附近不留下兩萬具屍體,那麼,亞烈苦奈國王休想登上寶船半步!

這還是鄭和最保守的估計。

至此,大明天朝聖使節鄭和在別羅麗港準備好了一個萬人坑,靜等著亞烈苦奈國王陛下來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