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還要從五年前說起。

在五年之前,榜葛刺外海的小瀛洲島上忽然來了一夥兒海盜,大約有五六百人,他們的首領也是天朝人,名叫陳守義。

起初,陳守義盜夥並沒有與榜葛刺王國為難。本王也沒有把他們放在眼裡,一股海匪而已,隨便什麼時候方便,派兵將他們趕開也就算了。

就是本王這麼一疏忽大意,才終於養虎成患。

過了不久,陳守義就在小瀛洲島上悄悄地開始招兵。

陳守義聲稱大碗盛酒肉,大秤分金銀,許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於是,附近的小股海寇、鄰近各國的無賴流氓逃犯逸囚紛紛趕去投奔。只用了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陳守義就聚集起了兩三千人。

得到了這個訊息之後,本王一考慮,如果任由他們如此發展下去,那早晚必是國家大患。

再者,海盜們阻斷了海上通道,各國的海商們都不敢到榜葛刺王國來做生意,老百姓也沒有辦法生活。

所以,本王決定派兵剿除小瀛洲島海盜,靖清海疆。

本王命令輔國將軍德龍統領精兵五千,即日征剿陳守義盜夥。

沒想到陳守義武功超群,區區一個海盜頭子竟然有萬夫不當之勇!

臨陣對敵之時,陳守義只一刀便砍飛了輔國將軍的頭顱!

官軍大敗,死傷了三千多人。而陳守義則聲威大振,號召力激增,遠處的大股海匪也開始來投奔他了。於是,小瀛洲島上的海寇一下子就達到了五六千人。

從此時開始,這些海寇就不僅僅是劫掠海上客商了,而且,他們還經常竄上岸來搶劫百姓,其罪惡罄竹難書!

眼看著海盜越剿越多,本王召集滿朝文武商討對策,朝中上下一致認為必須再次征剿陳守義盜夥。

簡單點兒說吧,本王又一連兩次派兵討伐,結果是次次損兵折將,慘敗而回。

眼見匪患越剿越大,本王痛下決心,在今年春天調集了全國的精兵,共二萬五千餘人。集中了全國的戰船,又徵集了一批商船,還有大批的水手民夫以及各種戰備物資,都集中在了這座靖海港。

本王任命護國大將軍赫魯赫為大都督,統一指揮全軍,準備於三月二十八日出徵,一舉踏平小瀛洲島。

可誰又能料到,這一次,海盜們卻先來了。

三月二十四日晚上,月黑風高夜,陳守義帶領匪眾竟然突襲了靖海港。

這個陳守義還精通兵法,竟然乘風放火,一把大火燒光了王國所有的戰船。即使往後想去剿除海匪,本王也無船可用了。

大都督赫魯赫死戰不退,奈何技不如人,被陳守義只一刀便劈開了腦袋!

這個陳守義瘋狂至極!

這一敗,二萬五千餘精兵損折了一萬七千餘人,至於船隻水手民夫物資等等損失不可計數。

經此一敗,榜葛刺王國再也無力剿滅小瀛洲島海盜了。本王也只能聽天由命、任其發展了。

誰知就在本月的七日,有人夜入王宮,用匕首將一封信釘在了本王寢宮的房門上。

侍衛們發現後,馬上將信呈給了本王。

本王取信一看,立刻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