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雨萍(第1/2頁)
章節報錯
風霜悽緊,臘盡春回。
這個暮春的午後,自東南向西北的路上,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正慢步行走著。
那西偏南的陽光,金燦燦的,已然甚是炫目。於是,這姑娘行走之時,有意無意之中,那目光,就偏向了偏北一側,這樣一來,那右側的鼻翼旁,就形成了一小塊陰影:嗯,真是不出門,不知曉道路有多漫長。道路的長度,儘管可以用尺子來丈量。對於我來說,這把尺子,就是自己的一雙腳了。這樣的一段路程,本來也可以不走的,不過,如果不走上一走,我就覺得有點不甘心,甚至還帶上幾分歉疚之情。
確實,在父老鄉親看來,這一兩年,老柯家喜事連連,蒸蒸日上了。如果以我的口吻來說,那就是,先是大姐嫁了個朝廷命官;二姐是十里八鄉同齡人驚羨的女中豪傑,因為我的二姐夫是這一帶地方的風雲人物。另一方面,我的兩位堂姐,也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未來的日子,值得期待。自己的四個姐姐都過著如糖似蜜的生活,我自然也是滿臉有光,再高興不過的了。
然而,就像陽光下也有陰影一樣,總有那麼一兩個瞬間,我心頭會閃過些許悵惘來。
這,真的是自己小心眼,嫉妒心強嗎?其實,不是這樣的。我一向樂於分享姐姐們的驕傲、喜悅和幸福。也不是在擔心,怕自己以後低她們一頭。我很清楚,各人自有各人的緣法與命運,那些方面的攀比,並沒有什麼意思。我,我只是覺得,在那些幸福美滿的背後,似乎還缺少些什麼。而這一方面的欠缺,似乎就需要我去彌補,去努力了。
這件事情,就要從我的孃親和伯母說起了。二十年前,一場山洪的爆發,徹底淹沒了一個小山村。作為倖存者,我的孃親和我的叔母,流落到百餘里外的這個福建村,機緣巧合,遇到了我爹和我叔父,就此定居下來了。當年,這兩對年輕人,也曾重返那小山村,希望能夠打聽到我外祖父母的一點訊息。最終,卻只能悻悻而歸。按理說,他們這樣做,已經是仁至義盡,盡其所能了,那麼,作為下一輩,我為什麼還要往這方面想呢?是啊,當年的那一對親姐妹,既然已經在這地方安居樂業,對於此前的那一段往事,自然也不便於再多說什麼了。只是,就算時間過得再久,心中的那份遺憾與掛念,真的就能忘個一乾二淨嗎?傷口好了,就會結一個痂;然而,那個疤痕總會刻在心間,永難癒合。這幾年,當我越發懂事之後,我不時就能發現,我孃親和我叔母,她們的臉上,依然依稀殘留著那一份無奈與苦澀。
不難想象,對於親生父母的懷念與歉疚,將伴隨著她們的一生。
是啊,就算我意識到了這一層,我又能怎樣呢?我又能改變什麼呢?我又能挽回什麼呢?
或許,我真正想要的,只是一種心安吧?
如果從外祖父母算起,我也算是那個小山村的第三代了。如今我也已然長大成人,總該有所表示吧?孃親和叔母忙於生計,難以顧及。幾個姐姐沉浸在自己小天地裡,多半也是分身乏術的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應該擔起這個責任,義無反顧。嗯,如果叫上自己的孿生妹妹,兩個人一起走這一趟,確實是不錯的。那麼,我為什麼沒有帶上她呢?或許,我只是在想,這次只是探路,一個人去就可以了。
一個人走在這樣一條陌生的路上,自由自在的,甚是逍遙瀟灑,就像那一縷清風。
然而,寂寞孤獨也是難免案的,有些話,除了說給白雲聽,說給路邊的小花聽,就是說給自己的影子聽了。
由此就不難看出,這世上,並沒有那麼多的兩全其美。
好在,道路再漫長,每走出一步,離那小山村也就近了一步了。說得冠冕堂皇一點,我這是在磨練自己,讓自己多一點人生閱歷。如今的我,自然還談不上有多少征途前程,有多少往事,可以用來回憶。從這個角度看,這次遠行,就是在積攢一點人生的精神財富了。這個暮春的午後,這一路上的野草小花,自然會記得,我曾經路過,我曾經一個人走在這陌生的小路上。
這一路上,除了腳步的前移,確實還沒有什麼故事可言。在內心深處,我依然在想,最好能夠遇見某個人,遇到某件事情,這樣一來,這一趟,似乎就更值得了。自然,這種小心思,自己知曉就可以了,「不足為外人道也」。這,也算是人生的一點小秘密吧?有些秘密,原本就是要埋藏在心底的。這路上的故事,多半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這個姑娘,自然就是柯雨萍了。
嗯,她有兩個親姐姐,兩個堂姐姐。因此,在福建村老柯家的一眾姐妹中,她是排第三呢,還是排第五,倒是要分辯一番的了。
出門之前,她向孃親和叔母,打聽過相關情況,再加上深諳「路在嘴邊」的道理,自然也不會迷路。
至於她為什麼要孤身前往,她的孃親和叔母,也深知此時不能勉強,叮囑一番之後,也就讓她上路了。
這天傍晚,幾經打聽之後,柯雨萍來到了外祖母家的菜園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