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野茫茫(第1/2頁)
章節報錯
月白風清等人暗自一怔:這李先生,倒是無愧於當年私塾先生的身份啊!做起事情來,不時會有文縐縐的一面。你看,這一刻,他竟然就像對待新生兒一般,也要給這一剛剛面世的陣法,取個名字了!
就在眾人有點不以為然的時候,李先生嚴肅地說道:“無論是在在日常訓練,還是在行軍打仗,都需要透過簡短的話語、手勢或旗語,傳達命令,因此啊,這陣法的名字,也不是一件小事啊!”
眾人聽了此語,這才恍然大悟。
接下來,就是凝神靜思之時了。
再過了一會兒,張軒轅這樣說道:這套陣法,講究上中下三路兵刃的協同配合,就叫,就叫天地六合陣法吧?
沉吟片刻之後,李先生緩緩說道:“張少將軍此語,不無道理,只是,稍顯高深了些——”
“哦,那叫伏魔陣法吧?”文景瑞這樣說道。
“嗯,這名字,就是神怪色彩濃了些,倒是有點——”李先生這樣回應道。
“哦,叫抗倭陣法?”風清這樣說道。
李先生皺了皺眉頭,接著說道:趙姑娘的說法,點出了此陣法的用意,也相當不錯了——
各人聽得出來,李先生似乎還是不太滿意。
靜默了好一陣子之後,楊念真這樣說道:這一套陣法的最初靈感,來自於馮姑娘和趙姑娘聯手的那一路鴛鴦棒法,所謂名從主便,既然是這樣,索性就叫“鴛鴦陣法”吧?
“好,說得好!”眾人異口同聲地讚道。
微微一笑之後,李先生開口了:嗯,確實,叫“鴛鴦陣法”最好。首先,自然就是它的通俗易懂,便於記憶了。此外,我們的將士,大都是一些二十上下的年輕人,對於未來,總是懷有一種美好的願望的。因此,“鴛鴦”一詞,就觸動了他們靈魂深處最深情的那一根弦。當然,如此不落俗套的名字,更是點出了這一陣法的精髓:同氣連枝、互為攻守、生死相依、齊心協力......
“李先生,果然不同凡響——”眾人不約而同地讚歎道。
如果說,此前這幾個人對李先生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談笑自如、指揮若定之上,這一刻,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李先生的文韜武略、閱歷才識,確實高人一等,絕非浪得虛名。
至此,這陣法的名稱,就此確定下來。
次日,根據李先生的統籌安排,由張船伕任訓練總指揮,剛剛南征歸來的張軒轅、文景瑞分別擔任四人鴛鴦陣法與六人鴛鴦陣法的主將,錢福、楊念真以及馮月白、趙風清,作為武術教頭,機動協助。
經過幾天的磨合與訓練之後,兩路鴛鴦陣法的威力,就初顯崢嶸,讓人驚羨不已了。
這一天,月白這樣對風清道:風清妹子啊,要說這鴛鴦陣法,脫胎於鴛鴦棒法。對此,咱姐妹倆確實是欣慰不已。只是,平心而論,此時此刻,如果讓咱姐妹倆手持短棒,遇到嫻遠和義雄的刀劍聯手,你覺得勝算幾何呢?
風清皺了皺眉頭:嗯,說心裡話,還是要稍遜一籌——
月白點點頭:這,這其中的原因,你想過嗎?
凝神片刻之後,風清緩緩說道:作為短兵器,我們的雙棒,本來就處於下風。確實,那刀劍配合,招式過於凌厲霸道——
“嗯,說到點子上了——”月白點了點頭。
第二天清晨,月白風清跟李先生告假,說是要再去琢磨、改進一下鴛鴦棒法。李先生眼見此時的陣法已步入正軌,也沒必要再讓這姐妹倆隨時“伺候”一旁了,也就點頭答應了。
於是,月白風清拿著兩支短槍,帶著兩支短棒,離開這要塞,到東北五六里開外的一處僻靜之處,開始琢磨如何改進此前的鴛鴦棒法。
對於鑽研武學的人來說,這確實是個好地方:一大片草地自西南向東北,緩緩延伸著;草地盡頭處,是綿延的群山。這些山嶺,也就百來米高,說不上有多巍峨,不過,面向草地的山體,現出好些處大小不一的山洞來。山洞周邊,灌木高樹俯仰生姿,炎炎夏日,置身其下,甚是清涼。
走到草地盡頭處,站在樹蔭下,月白這樣說道:那嫻遠和義雄,都比我們大了好幾歲,他們練功的時間比我們長,所下的功夫也多,因此,勝我們一籌,也不足為奇——
“哦,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風清接過話語,“出招之時,我們心有顧慮,總想著如果不能一招克敵制勝,對方的反擊就會無比犀利,因此,棒法的精妙之處,就會大打折扣——”
月白淡淡一笑:因此,我就打算在棒法之中加入槍法,增強我方的攻擊與防守能力——
“是啊,這樣一來,面對著我方那銀光閃閃的槍尖,他們就會有所顧忌的——”風清高興地說道。
接下來,月白手持短槍,讓風清手持短棒,體會槍棒的攻防之道。
風清也不客氣,一招橫掃千軍,短棒直取對方腹部。
月白揮槍一個,將對方的短棒盪開之後,順勢槍頭一轉,攻向風清下頜。風清眼見難以回防,向後躍出五六尺遠,擺了個蒼松迎客的招式,讓對方來攻擊。
你來我往,雙方拆解了五六十招。
休息片刻之後,月白這樣說道:風清妹子,要說槍法,三國時候的趙子龍,一杆長槍使得出神入化。他,可是你的本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