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知此事之後這位是佛門高僧通寶雲道長一般,當即決定過來幫忙。

對於地煞魔穴和先天生靈這些事情空明大師知道的遠比寶雲道長要多得多。

過來一看之後,空明大師便說出了一個讓眾人沉默的結果。

他們已經無力阻止先天生靈的誕生,現在最合適的選擇便是儘可能的將此地的人全都疏散,隨後他來想辦法聯合道上的其餘高人看看能否將這頭先天生靈鎮壓或者斬殺。

吳繁進和劉清對於這個結果難以接受,便苦苦追問空明大師還有沒有別的辦法。

空明大師自己其實也知道疏散此地居住的人然後找人來鎮壓不太靠譜。

那個年代的人對於自己的故居都是有一種難以理解的眷戀的,空口無憑之下很難將那麼多人驅散。

尤其是那個時候還適逢戰亂,人就是財產,吳繁進這麼做附近其餘駐紮的一些兵營也不會同意。

就算是將人群疏散,空明大師也知道自己很難請來人鎮壓這頭先天生靈。

若是和平年代還好,現在烽煙四起,有能力的人無比小心翼翼,生怕出了點兒紕漏。

他們都是有家有業的,能出力的大多都是自家的頂樑柱,他們不敢出事也不能出事,是絕對不會來參加這麼冒險的事情。

最後空明大師動了惻隱之心,便說出了一個讓大家再次沉默的決定。

那頭先天生靈已經到了孕育的關鍵時候,要想將之解決,他們所有人都要為之獻出生命才有可能將其扼殺。

其實空明大師這麼說也是在考驗這些人。

面對生死,不是所有人都能坦然赴死的!

可一晚過後,先是吳繁進和劉清找到空明大師,表示他們願意獻出生命,而後寶雲道長也過來表示自己願意。

吳繁進和劉清過來空明大師是理解的。

剛一接觸他便看出來這兩人都是那種將大義看的比生命都重的人,不然他們也不會在這種時候還全力平叛。

而且他們兩人還有些自責內疚的心情在裡邊,覺得此地變成這樣都是他們前期剿匪不力浪費太多時間,後期又認識不足拖延了時間,為了「贖罪」他們同意的可能性很大。

可寶雲道長不同,這位年紀並不大的道長還有這更為遠大的前程,他很有機會一窺後天歸返先天的境界。

而且年輕時候的寶雲道長給人的感覺也是那種順其自然的性子,不像是將生命看得太重的人。

面對空明大師的質問,寶雲道長只說字!

「長生非我願!」

他們三人答應,吳繁進的那些手下也都決定留下來陪吳繁進。

這些兵丁都是吳繁進一手帶起來的,他們的出身都不怎麼好,家中也幾乎沒什麼親人了。

軍中同袍和吳繁進就是他們的親人,若是離開,他們也跟死了沒什麼兩樣。

面對這些人的義無反顧的決定,空明大師也是深受震撼,便開始籌劃接下來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