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清越果然因為燕好的話停下腳步,她看向燕好,示意她有什麼主意趕緊說,燕好小心翼翼地檢視四周,確定沒有外人後,踮起腳尖趴在蘇清越耳邊,把自己想好的主意和盤托出。

聽罷燕好的話,蘇清越略作思索,點點頭:“也罷,暫時先饒過她,就按你說的辦。”

燕好這才舒一口氣,提醒蘇清越她這時候最好先去給蘇啟海和蘇寧氏請安。

這時蘇啟海剛下朝,正坐在書房回憶近日朝堂上發生的事,為自己前程發愁。

蘇、孫兩家在朝堂上一直不兩立,雖沒到爭得頭破血流的地步,可針鋒相對久矣,以前尚有來有回,可自從孫家依靠上太子,便開始處處隱約壓蘇家一頭。

當今陛下子嗣雖多,但夭的夭、折的折,而今活著的僅剩三名皇子,分別是太子李禕、三皇子李則勤和八皇子李則憲。

太子乃是嫡長,他幼時便被封為太子,雖受眾望,自幼時便請名師悉心教導,可奈何他資質平庸,實在不出彩。

尋常人家生了個不出彩的兒子倒也沒什麼,平庸有平庸的好處,可在皇家,這確實大忌,尤其這個平庸的皇子還是嫡長太子。

明眼人早看出康德帝對這位太子的政績手段早有不滿,更加青眼八皇子李則憲,但康德帝又實在喜愛這個平庸到能讓自己放心的嫡長子,便始終不肯放棄他。

與太子相比,八皇子的確聰穎,他也確實野心勃勃,一直在招攬賢士幕僚為自己效力,這幾年康德帝交給他辦過幾件不大不小的差事,也都辦得不錯。

至於三皇子,他雖也有才學,但是他的生母出身低微且不得寵,他幼時,康德帝尚有六七個兒子,聰穎的也有二三,他混雜其中,不得看重,一及笄,就被康德帝以各種理由,名為鍛鍊,實則外派到各地辦差。

蘇啟海是老人了,他最是明白,皇室是最不看重嫡長的,太子至今仍然能坐在東宮之位,靠的不是他的才能,而是一眾愚忠的老臣的支援以及康德帝的念舊。

康德帝不願得罪這些老臣,又想再給太子一段時間磨礪,再加上他自認康健,仍然能在龍椅上至少坐一二十年,便不急著廢儲另立,於是就這麼拖著。

可在蘇家看來,廢儲另立東宮是遲早的事,孫家傍上太子,他則把寶壓在了八皇子身上,早就向八皇子暗示過忠心。

事實上,朝臣早已經悄悄分成三派,分別是太子黨、八皇子黨和保持觀望的中立黨,八皇子接收到蘇家釋放出的訊號,自然是給了回應的。

讓蘇相如和趙驚寒和離改嫁,就是八皇子釋放出的訊號,可惜這件事被辦砸了,蘇清越的自作聰明讓蘇啟海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八皇子已經多日不曾給過蘇啟海好臉色,蘇啟海每每去攀話,得到的始終是一句:

“令愛是否能和離?”

一想到此事,蘇啟海就一個頭兩個大,他雖然成功把人留在了家中,可要怎麼才能讓二人和離,當真拿不出主意。

這二人端的是情比金堅、自暴自棄,他要借蘇相如這個梯子往上爬,也不敢得罪蘇相如,勒令她和離改嫁,至於懷柔政策……

想起蘇相如對待自己和蘇寧氏的冷淡態度,蘇啟海就忍不住咬牙,從前怎麼就看不出,他這女兒竟然是天生反骨!

蘇啟海正發愁間,叩門聲響起,一同響起的還有蘇清越嬌嫩的聲音:

“爹爹,女兒來給您請安了。”

想到蘇清越,蘇啟海又忍不住心煩,但他還是放人進來,蘇清越一進門,便端著梨花帶雨的可憐樣,湊到書案前屈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