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缺的提議,也得到了溫家主的贊同。

說做就做,韋元德立馬就按照徐缺的說法,將加入京都商會的申請資格調整了一下,讓那些小資企業以及創業者有更多加入的機會。

而同時,溫家率先加入京都商會的事情,很快就在京都內傳開了。

正當那些其他家族驚訝的時候,京都商會又傳來了一個新的訊息。

那就是京都商會願意扶持小資企業以及創業者,並且可以提供各種援助。

得知這個訊息以後,那些家族都不禁有些慌了。

因為他們都發現。

這個被他們所觀望甚至是保持著一定距離的京都商會,其中竟然可以分享到徐家以及溫家所把控的資源。

而現在,徐家和溫家正都在慷慨的將這些資源分享給小資企業以及創業者。

若是隻是分享資源的話,這些觀望的家族們也頂多就只是眼紅罷了。

但是他們沒過多久,也都想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徐缺這個京都商會的精明之處。

那就是等到徐家和溫家利用自己手裡的資源扶持起來那些新勢力以後,到時候徐家和溫家手裡的資源其實是仍舊不變的。

而在扶持之後,這些新勢力在擁有了實力和經驗,必然要朝著其他人手裡的資源打起主意,到時候真正爭奪的就是他們這些家族手裡位數不多的資源!

也就是徐家和溫家看似是在分享,但實際上不過就是還在培養替他們爭鬥的小卒!

而以那些小資企業和創業者的人數,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如蝗蟲一般襲入京都商業圈,到時候遭殃的就是他們了。

想到這一點,這些家族們也都坐不住了,要不就是彼此找人商量對策,要不乾脆就是直接選擇加入京都商會。

但是京都商會對於他們的稽核非常嚴格,並不是每個家族都能加入的。

就算是有的家族想要假裝成小資企業,混入其中,也會被京都商會很快查清楚,並且一律拒絕。

一時間,京都內小資企業和創業者們歡喜,同時一股愁雲籠罩在京都大多數家族的頭上。

幾天下來,京都商會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三百多人,雖說這個人數看著有些氾濫,但是這本身也就符合徐缺初衷的特性。

他不願走其他商會那樣精英模式。

在徐缺看來,於京都這種充滿機遇的地方,他這種模式反而是更加適合京都的。

王家那邊自然也得知了徐缺鬧出來的這麼大的動靜,為此王聰也是專程趕來向徐缺慶賀。

王家本身也是依靠著時代的紅利,從小資企業逐漸演變成如今的這個大集團的,所以對於徐缺弄出來的這個京都商會也非常感興趣。

“徐兄弟,你這個京都商會,不知道我們王家能否有幸加入啊,要不我現在就去申請一張報名表吧。”

徐缺莞爾一笑說道,“以我們的關係,哪裡需要填什麼報名表,你們王家若是想要加入,我自然要為你們留一個副會長的位置。”

王聰笑著擺擺手,說道,“副會長什麼的就太客氣了吧,這我們王家怕是沒法勝任啊。”

不過就算王聰這樣客套,等到王家加入京都商會,徐缺自然還是要給他們留一個副會長的位置。

一方面是給王家一個面子,另一方面有王家的加入,也會讓京都商會更有權威。

二人寒暄了一陣,徐缺忽然想起來什麼,於是又對王聰說道。